
1月1日—2日,水利部水保司副司长蒲朝勇带领调研组深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调研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甘肃省水利厅副厅长陈德兴,天水市副市长霍卫平,市水务局局长薄海明,张家川县领导马中奇、妥国保一同调研。
近年来,张家川县委、县政府紧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的重大机遇,投资1.27亿元,实施了渠子梁、连五梁、刘堡梁、平安梁、龙山镇、马鹿梁等六大供水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通村率达100%,入户率达90%以上。受益区群众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告别了肩挑、畜驮、拉水吃的历史。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坚持大思路谋划,按照“以水源定规模、以区域建工程”的思路,在深入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张家川县饮水安全工总体规划》,形成了以东峡、石峡两座水库为主要水源、以六道梁为重点的跨乡镇、跨流域,覆盖全县的6大饮水安全工程总体布局思路,实施中坚持规划引领,比选优化方案,突出便民利民,达到了综合利用、普惠全民的目的。为了解决县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县上超前谋划,2009年启动实施了富川水源工程,2013年,提出了建设关山水库、实施东水西调、实现四库联通的思路,为长久解决全县人畜饮水和工农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水资源保障。为确保长效运行,张家川县成立了副科级建制的县农村饮水安全管理站,落实了编制和人员,县财政按受益人口每人每年5元的标准落实了用水补贴。工程运行管理按照县有管理站、工程有管理所、乡有服务站的三级运行管理模式,采取人员统一调配、收入统一上解、支出统一报帐、工资统一发放、维修材料统一管理、年终统一考核 “六统一”的统分结合管理方式。以为民便民,优质服务为宗旨,在全县统一实行由工程管理所“建卡到户、计量到户、收费到户”的收费方式,实行全县一价制水费标准,积极推广安装IC卡智能水表,让群众“吃明白水”,交“公道钱”。优质高效的保障服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全县水费收缴率达到95%以上。

调研组先后深入张家川县渠子梁农村供水管理站、闫家乡车古村、马鹿梁农村供水管理站,详细了解张家川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开展情况,听取了项目区建设的情况汇报,并就项目区在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发展前景与项目区管理人员以及当地村民进行了讨论交流。为解决东部山区群众安全饮水困难,张家川县于2014年启动实施了马鹿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该工程位于张家川县东部山区,涉及闫家乡、马鹿乡2乡26个行政村3426户16921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同时解决项目区域内21所中小学校3714名师生的饮水困难问题。截止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总投资1759万元,入户率达到80%。通过实地调研,蒲朝勇充分肯定了张家川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工作的好做法,认为完全符合张家川县实际,是推动城市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的创新举措,也是推动张家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