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结合“走转改”活动,县新闻中心春节期间开辟“新春走基层”专题,本网记者将深入基层,聚焦基层发展变化,走进百姓生产生活,以微观的视角,鲜活生动的笔触,大力宣传全县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县委十二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实践,努力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喜人景象;以小角度切入,反映劳动者奋勇拼搏,展现“张家川精神”;与基层群众共度新年,反映在党的政策普惠下,基层群众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在新的一年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愿景;充分反映相关职能部门倾心为群众解忧、真心服务基层群众的感人事迹。
经济普查:普查员每天步行近百里

近日,笔者跟随张家川县马鹿乡干部、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的普查员马文东、杨继龙一同来到了马鹿乡的个体户店中,做了入户调查。笔者了解到,自今年元月初,张家川县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登记工作正式启动以来,全县共有百余名像马文东、杨继龙这样的普查员活跃在乡村一级,为了能有效地完成经普工作,他们加班加点,为了保证经济数据的真实性,他们每天都要顶风雪、冒严寒,不停往返所在村址和每个个体户之间,一天步行近百里,为的就是耐心地为普查对象解答每一个疑问,不漏报、误报一户普查对象。
普查员每天步行百里
草草吃完早饭后,普查员马文东、杨继龙的第一项工作是,检查资料是否带齐全,测试电子采集设备PDA运行是否正常。之后,两人便骑着摩托车到达了普查对象所在地——马鹿乡花园村。在来到这个村之前,他们刚刚完成了长宁村的整村普查工作。和城区经济普查环境有所不同,乡间普查对象分布相对分散,组与组之间,户与户之间,往往隔着不止一个山头,看着近在眼前,但是要到达,却要花近半个小时。冬天风大路滑,普查员经常是骑着摩托车到达一个村址后,便步行前往各个普查对象家中。许多时候,普查员一天走一百里路算是少的。
抢抓春节机遇搞普查
在去花园村个体户李秀峰家之前,笔者了解到,在汉族群众聚居的地方,因为春节临近,返乡人员增多,个体户的生意比平时红火不少,许多个体户都会坚持把生意做到大年三十那天才关门。掌握了这个规律之后,为了不耽误经济普查的进度,不影响个体户的正常经营,普查员多是先从汉族个体户开始入户调查,并定下了要在大年三十前完成汉族个体户普查的任务。来到李秀峰家之前,杨继龙先在电子采集设备PDA上找到了该个体户的信息,然后进店。“您好!我们是马鹿乡的经济普查员,我们是来做全国第三次经济普查的,希望您能支持。”一句充满暖意的解释,赢得了普查对象的配合。之后,杨继龙、马文东开始询问李秀峰是否填写好了“个体经营户普查表”,对于个体户填表的疑问耐心地一一解答,遇到李秀峰不会写的字,还手把手教他们填写。又向李秀峰采集了从业人员情况、营业执照、进货渠道等等信息。笔者粗略的计算了一下,在李秀峰家中普查的时间大约是10分钟。马文东、杨继龙说,与企业调查相比,个体经营户的调查相对要简单一些,但是因为在山区,一次完整的信息采集往往要入户3到4次才能完成。
电子采集设备提高效率保证数据真实
笔者曾参与过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相比,此次经济普查的一大亮点就是全面采用了电子化手段进行数据采集,普查员在上岗之前,就已经进行了手持电子采集设备——PDA的培训,每一位普查员都能熟练地使用。
经了解,普查员使用PDA电子采集设备完成信息采集工作,审核无误后上报国家统计局大概仅需要8分钟时间,而过去经济普查员采集信息只能通过手写,最后再上报国家统计局完成数据录入,这一过程大概需要四五个月时间。PDA电子采集设备设配具备卫星定位功能,每位普查员要采集个体户、企业信息都必须达到现场,这样一来,数据的真实性、准确率更高,避免了数据的造假。为了减轻普查员的经济负担,该设备每月有1G的免费wifi流量。
在跟随入户的途中,马文东说:“经过前期大力的宣传,广大群众都能积极支持配合入户登记。我们普查员的职责就是依法普查、科学普查,确保采集到的数据能全面摸清家底、真实反映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杨继龙则严肃的表示,在担任普查工作人员以来,他始终把“履行好保密义务”铭记在心,少说多做,为每一个普查对象保密,也切实做好了经济数据的保密工作。
冬季山区,天黑的更早。当天色渐渐地发暗的时候,马文东、杨继文还丝毫没有返程的意思,直到下午六点,完成了16户数据采集后,两人才拖着疲惫的步伐准备沿着山路返回花园村址。当问及感受时,两人异口同声的说:“各乡的普查员都很辛苦,但是经济普查员这个身份让人倍感自豪,为了做好经济普查,再大的苦我们普查员也愿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