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自四川的筑路工王小红到过上海、北京等不少大城市,第一次到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便参与到张家川县的城市建设中,体验到了“张家川速度”……在张家川的城市建设中,有不少来自外地的建设者像王小红一样默默奉献着。6月5日,记者走进张家川县城滨河路铺油现场,感受外地建设者们的可亲与可爱。
“比起前阵儿来,现在虽然每天干得活也不少,但感觉轻松多了,最起码晚上不用连轴转了。”王小红说,“这是张家川县庆60年的献礼工程,工期太紧了,现在我们一点也不敢松气,到时候路通不了可不行,必须得提前把活儿干出来。”
早6时起床、晚9时睡觉,现在他的作息时间每天如此。他开玩笑地说,“表面看就像小沈阳说的那样,‘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可实际上,大家的工作相当辛苦。“前些天工期特别紧,我们白天晚上都有人干活儿,连吃饭和睡觉都得轮着。白天干一天的活儿晚上挨着枕头就睡着了,连工地上那些吵吵闹闹的声音都听不着啦……这就是我们该干的活儿,把路修好了比什么都好!” “虽然大家都很累,但想到我们为张家川的城市建设“加速度”,我们每个施工人员都十分高兴。”王小红高兴地对记者说。

“张家川还是挺漂亮的,等回乡风情园建好了我一定再来张家川看看。”王小红是第一次来张家川,对张家川的感觉还是不错。他告诉记者,来了好几个月,除了忙活儿,遇到阴雨天休工时,他会和工友们在县城里转转,会品尝张家川美食,张家川炒面、馓子挺好吃。王小红告诉记者,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品尝当地的美食,张家川的回乡风情园建起后,就像上海的“东方明珠”,北京的“鸟巢”一样成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的建筑,这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张家川的回乡风情园在陇东南地区是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展示中心。
王小红告诉记者,当地政府投资近亿元对城区道路进行铺油,对人行道进行整修,敷设雨、污排水管道,是造福百姓的好事儿,我们每天干活时,附近的老百姓几乎天天来看工程的进展,他们的内心还是很期盼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