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天水4月20日报道:(杜昱欣 呼双鹏)天水市张家川县将餐饮服务业确定为三大富民产业之一。自2009年县劳务办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了“张川伊香拉面师”劳务品牌以来,在全县范围内累计免费培训“伊香拉面师”5000余人,在全国范围内开清真餐馆3968家。有效促进了农民域外创业和劳务输转工作。
4月19日,记者来到了张棉乡张棉村的村委会,看到30多名村民正在进行拉面培训,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干的是热火朝天。
参加培训的大多是周边村的居民,他们大多都有外出打工的经历,其中年龄最小的不到20岁,最大的将近50岁。马伟是张棉村人,他告诉记者,“听到乡上有拉面师培训,我早早的就报名了。以前在建筑工地上打工,吃力不挣钱,自从举办了拉面师以来,我们村好多青年都参加完培训后自己开了拉面馆,等我学会了,也想出去开个拉面馆,当个小老板。”
张家川县地处陇东南山区,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这里山大沟深,气候恶劣。但如今,以开牛肉面馆为主的劳务输出已成为张家川县农民增加收入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靠牛肉面起家致富的农民也不在少数。该县创办的“张家川伊香拉面师”品牌,给每户经营餐饮的农户补助奖励创业资金1万元,将他们培训成技能型劳动力,并提供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成立了专门的农村劳动力输出、培训和管理协调机构,全县15个乡镇建立了劳动服务站。制定、出台了《张家川全民创业实施办法》,鼓励“拉面师”外出创业致富。
张家川县劳务办主任马德说,县里把“拉面经济”放在农民增收的首位。为了提升培训效果,培训老师采取了“复辙式”的方法授课,采取“超期式”的手段保证质量,争取让每一名学员都能真正学到技能。目前,广大“伊香拉面师”已在北京、上海、武汉等20多个省会和200多家大中城市开清真餐馆3968家,年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极大地带动了张家川的农家孩子勤劳致富,也为该县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