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落实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推动和促进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纵深开展,努力营造“三农”工作的良好舆论氛围,从即日起,张家川政府网、张家川手机报特开辟“春访三农”栏目,对我县相关部门和各乡镇今年强农惠农方面采取的思路和措施,以及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集中报道,挖掘经验、树立先进,全面展示我县近年来“三农”工作中取得的实效。
【春访三农】
畅想畜牧养殖小康梦
——张家川县韩川村肉羊养殖育肥致富侧记

3月14日,记者走进张家川县龙山镇韩川村张国锋的肉羊育肥养殖场,正午的阳光暖暖地洒在暖棚内,几只小羊羔在棚内蹦来蹦去。张国锋告诉记者,他家有8座养殖暖棚,共饲养着140多只多胎羊,其中近期新生的小羊羔就有50多只。
“羊肉涨价了,现在的羊值钱得很,50多只小羊羔能卖不少钱呢。”张国锋说,一只羊羔能卖600元,50多只羊羔至少能卖3万多元。
“全靠政府的政策好啊,不然的话,我哪有能力饲养这么多羊”张国锋说。近年来,张家川县紧紧围绕建设肉牛羊产业大县和陇东南畜牧大县的战略目标,积极引导全县畜牧产业走上规模化经营的新路子,对畜牧养殖业给予了很多扶持政策,鼓励群众引进品种优良的多胎羊,并提供养羊技术支持。
陪同采访的县畜牧局干部马智录介绍,政策实施之初,一些养殖户担心多胎羊是外来品种,喂养难、保胎难,不如本地的土种羊好养,很多人举棋不定,市、县畜牧养殖专家吃住在那些养殖场,现场指导,解除了养殖户的顾虑。
去年入冬后,张国锋养殖场的多胎羊陆续产羔,最少的两只,最多的单只一次产羔5只。“多胎羊跟土种羊吃的草料一样多,但一年能产两次,至少就产4只羊羔,而土种羊一年只能产一羔。”张国锋说。
“一次产5只羔羊,如何哺乳,怎样存活呢?”
“这个不用担心,每个棚内新出生的羊羔由一到两只奶羊专门负责喂养,哺乳绝对没问题,再者,断奶也有利于母羊的再次发情受孕。”张国锋笑着对记者答道。
“我们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只有搞设施养殖才能脱贫致富。”张国锋告诉记者。
“预计今年5月,我的羊群将迎来第二次产羔期,10月下旬,加上当年的羊羔,预计产羔在100只左右。这样算来,一年多时间,最不行产羔在200只以上,按照现在的市场价算,产值约12万元,除去饲料、人工等费用,至少能收入8万元。”张国锋畅想着他养羊的小康梦,显得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