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调研县民族博物馆建设)

(在张家川镇中学调研)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11月9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连辑深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调研文化建设等工作。市委书记马世忠,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彭鸿嘉,市委副秘书长崔玉军,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王小熊,市文广局局长苏定武,张家川县委书记刘长江,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李肖锋,县委副书记、县长马中奇,县政协主席关春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夏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志军陪同。
连辑一行先后深入太极集团羲皇阿胶有限公司、回乡风情园、张家川镇中学、县民族博物馆等地,就张家川县招商引资、城区建设、教育发展和文化建设等工作进行调研。

(太极集团阿胶生产线项目上川厂区车间正在建设中)
太极集团阿胶生产线项目是张家川县委、县政府2011年争取并投入建设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项目总投资3.5亿元,计划占地面积500亩。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可生产太极天胶900吨,鹿角胶50吨,可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上缴税金9600万元,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

(回乡风情园一期工程清真寺主体建筑已完工)
回乡风情园工程位于县城西端,是张家川县打造陇上民族特色县城、提升城区品位的重大项目,也是2012年县城建设“双十工程”、“两个共同”示范项目和自治县建县60周年献礼工程之一。一期工程总占地198.6亩,概算总投资9000万元,分聚礼区、伊斯兰文化展示区、宗教历史展示区和园区管理区四大功能区,目前已完成清真寺等主体工程,正在进行文化墙、广场绿化和文化景观论证、设计及室内装饰等工作。

(在太极集团羲皇阿胶有限公司调研)
在太极集团羲皇阿胶有限公司,连辑边走边查看企业生产车间建设,并与企业负责人交谈,询问产品生产和运营情况。在回乡风情园一期工程建设点,连辑现场听取工程汇报,实地查看园区建设进展。
连辑指出,在工业企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中,张家川要立足特色、找准定位,把企业发展壮大与优势产业培育结合起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拓宽市场领域;要立足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紧紧抓住国家和省上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积极谋划实施基础设施重大项目,促进经济提速转型;要把城市建设与民族特色文化相融合,注重历史文化和民俗风味在城市建设中的运用,以传统元素来提升文化内涵和城市品位。

(现场听取回乡风情园一期工程汇报)

(环境优美的张家川镇中学一角)
城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8+2”提升工程是张家川县委、县政府从提升城区学校教育教学整体发展水平出发,规划建设的一项民生工程和德政工程,工程总投资10451.44万元,目前该工程已全部完工。

(参观张家川镇中学建设)
在“8+2”工程学校张家川镇中学,连辑一行参观学校建设,询问学校教育教学情况。连辑指出,民族地区首先要发展教育,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理念,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科学合理优化教育发展布局,着力在改善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教学整体水平上下功夫,努力培养造就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以教育大振兴,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大发展。

(民俗风情陈列品)
县民族博物馆占地27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993.22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540多平方米,总投资750万元。馆内陈列展示以历史空间为序设计,分为《历史文物陈列》、《民俗风情陈列》、《马家源遗址及墓葬群出土文物陈列》、《馆藏书画精品陈列》四部分十个单元,展品涉及青铜器、铁器、陶器、瓷器、石器、金银器、玻璃器、玉器、书画、民族服饰和用品等十一类近千件文物,其中以200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马家塬战国古墓群遗址尤为著名。

(调研县民族博物馆建设)
在县民族博物馆,连辑查看各陈列区布展设计和展厅建设,仔细听取解说员就各文物展品介绍。连辑指出,马家塬战国古墓遗址所包含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带有较为浓厚的北方、西亚少数民族风格和秦文化特色,为研究秦和戎的关系,北方、西亚古代民族史,以及中国古代中外民族文化交流、民族融合、古代科技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张家川县要进一步加强对马家塬遗址本体的考古、挖掘,运用市场和产业手段对其文化资源进行保护、传承和发展,使文化资源增强生机、焕发活力,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要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加快马家塬遗址博物馆建设,逐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着力提升文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要加大宣传力度,运用多种方式,充分宣传展示马家塬遗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现场挥毫)
在张家川县民族博物馆调研期间,连辑还挥毫泼墨,为县民族博物馆、回乡风情园、阿阳中学、县文联、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关山月》分别题词:“张家川县民族博物馆”、“张家川回乡风情园”、“阿阳中学”、“关山文艺”、“关山月(关山新月)”。

(合影留念)

(在县民族博物馆调研)

(在太极集团羲皇阿胶有限公司调研)

(参观回乡风情园建设)

(连辑为县文联题词:“关山文艺”)

(连辑为县文联题词:“关山文艺”)

(正在建设中的回乡风情园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