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7日,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丝绸之路》栏目拍摄组导演刘宁宁一行在天水市旅游局副局长付小春和天水师院历史系教授苏海洋的陪同下深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采风丝绸之路上现居群众的生活、饮食、信仰、服饰、商贸、风土人情等。

采风组一行参加了张家川县在行政中心三楼会议室召开的关于全县研究和了解丝绸之路工作人员的座谈会,县政协副主席王存珠,县委统战部、县文广局、史志办等部门和单位负责人共10余人参加了座谈会。
座谈会上,大家畅所欲言,从各个方面向采风组一行提供全面、准确、详实的历史素材。随后,采风组一行深入县博物馆实地查看实物、详细询问解说人员、认真记录历史资料,从不同方面了解和掌握丝绸之路上典型的人和事。

据了解,自周秦至汉唐直至明代海运未开通以前,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岁月中,关陇古道一直是我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陆上纽带,历史上,自长安西去,多经关陇大道,其中必越关山。关山,在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境,自现代意义上的公路修建后,关陇道逐渐衰落而被人们遗忘。关山因其有历史上著名的关隘而得名,它横亘于张家川东北,绵延百里,是古丝绸之路上扼陕甘交通的要道。丝绸之路由关中通往陇右的交通主要有两条,即沿泾水西行越陇山的陇右北道和沿汧水西行过陇山的陇右南道。陇右南道翻越陇山的线路有三条,自北而南分别为陇右北道、陇关道和咸宜关道;此外,还有起自陈仓大致滨渭河西行的陈仓狭道。陇关道线路又分为北线和南线,北线为陇关旧道,南线即陇关新道。四条道路中,以陇山北道和陇关道最为重要,秦汉时已是重要交通干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