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建党90周年到来之际,为共同庆祝党的生日,共同回顾共产党90年走过的光辉历程和创造的丰功伟绩,让老干部了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畅谈张家川美好发展前景和宏伟蓝图,进一步发挥老干部余热,努力为“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做出新的贡献。6月24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召开庆祝建党90周年离退休干部座谈会。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李肖锋主持座谈会。

县委书记刘长江,县委副书记、县长马中奇,县政协主席关春生,县委常委、副县长马利民,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何吉洲,县人大副主任海金武出席会议,离退休老干部及县委办、政府办、县直有关单位负责人和老干局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县委副书记、县长马中奇通报了前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离退休老干部代表作了发言;县委书记刘长江作了重要讲话。

刘长江在讲话中指出,老干部代表在发言中既回顾了党的历史,又充分肯定了全县发生的巨大变化,对全县今后的工作提出了一些非常好的、有针对性和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这些意见和建议都非常忠恳,非常透彻。刘长江代表县四大组织对全县所有的老干部一心为公、真心为民的高尚品德和为张家川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并祝老干部健康长寿、家庭幸福、吉祥如意!
刘长江说,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90年来,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从起初只有五十多名党员发展到今天拥有八千多万名党员,领航中国的执政党,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不怕牺牲、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创造了彪炳千秋的丰功伟绩。共产党成立以来的90年,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救国图强真理、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的90年;是带领全国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历经千锤百炼的90年;是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不断创造辉煌业绩、赢得人民衷心拥护的90年。历史和现实雄辩地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的核心力量。在今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我们深信,只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这艘巨轮就一定会乘风破浪,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拯救了中国、改变了中国、发展了中国,这一历史的结论在张家川也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从1941年沈遐熙同志在张家川县发展第一名党员到1943年建立党家沟和草川党支部之后,张家川县党组织和党员迅速发展状大并带领团结回汉群众同两股势力开展了有理有节的斗争,为张家川县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1949年7月29日,张家川县全境解放,全县人民由此获得新生。建国后,在党的领导下,特别是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全县人民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县呈现出了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张家川的发展,特别是建县以来60年的历史也雄辩地证明,党的领导是张家川各族人民翻身得解放和当家做主人的根本保证,是张家川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安康的根本保证,是张家川各族人民团结进步和宗教和顺的根本保证。在今后的征程上,我们只有一如既往,始终不渝的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张家川人民才会有幸福安康。
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近60多年的艰苦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辛勤努力,尤其是经过“十一五”打基础,张家川迎来了科学发展的春天,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黄金发展期和重大战略机遇期。在历届县委、县政府艰苦努力的基础上,本届县委、县政府从2009年以来,特别是去年以来,精心谋划,扎实工作,为全县在“十二五”时期跨越式发展奠定了雄厚的思想、政策、项目、干部和群众基础。通过这两年的工作,为全县“十二五”时期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五大基础”。
一是全县上下思想高度统一,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2009年县委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广泛的调研,以县委十一届六次、七次、八次全委(扩大)会议的召开为标志,全县上下对县情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和深度,对张家川今后发展的思路、措施、办法更加清晰和明确,全县上下的思想达到了空前的统一。县委提出的把张家川建成全国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示范县,中国西部清真食品城,陇东南畜牧大县,天水市矿业基地,关中—天水经济区特色旅游区的“五大目标定位”得到全县人民的拥护,提出的坚持“举特色旗、打民族牌、走民营路、建和谐县”的基本方略,“发展高于一切,稳定压倒一切,民生重于一切,党建保证一切”的基本理念及实施项目带动、科教兴县、赶超发展三大战略,做强草食畜牧业、矿产业、民族加工业、商贸旅游业四大产业,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化、工商经济发展、城镇综合开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五个方面取得突破的总体思路以及对工业、农业、城市建设、教育、科技各方面工作提出了一系列的思路,得到了全县上下的一致认可。当前,县四大组织精诚团结、全县干部群众认识一致,形成了加快发展的统一思想、统一的意志,也使我们的发展思路更加清晰、深入人心。因此,这些思路为全县跨越式发展奠定了非常好的思想基础。二是中央省市高度重视张家川发展,支持张家川发展的政策更加有力。从2009年开始,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发展,把加快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的发展作为重要的治国之策,先后作出了加快新疆、西藏以及支持甘肃多民族地区发展的一些决定和意见,这为张家川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去年,市委、市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加快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并召开了专门的会议,这是天水市建市以来第一次,也是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建县60年来第一次。对我们全县各级干部、在精神上是一个极大的鼓舞、在政策上是一个极大的支持、在工作上是一个有力的指导。同时,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从去年开始,多次向省委、省政府汇报,征得省上主要领导同意,省政府即将出台加快张家川发展的优惠政策,这更是对我们最直接、最有力的支持。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对于我们张家川能够和全市其他县区一样,在“十二五”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三是项目争取的空间和渠道不断扩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项目支撑更加有效。去年以来我们先后争取到庄天二级路、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教育、卫生、安全饮水等各方面的重大项目,特别是争取到了国家和省上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补贴试点县、农村新型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国家级扶贫片带开发农业综合开发试点项目县,这几个项目,每年给张家川增加的投资在1亿元以上。特别是争取到省政府支持张家川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以后,空间就会更加广泛。今年,我县又将确定为全省“两个共同”示范县,每年最少1000万元的投资,争取项目的空间和渠道在扩展。特别今年我们以县庆60年为一个重大的平台和契机抓项目,抓项目的空间和渠道更加广阔。同时,我们这几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论证了农业的“三区三园五带”、工业的“双五工程”、县城建设的“十大工程”、恭门镇的“八大工程”、龙山镇皮毛产业园区等一些重大工程以及教育的“8+2工程”,这些重点项目的实施,将有力地增强我们县域经济发展的后劲。四是“三支队伍”建设成效显著,促进大发展的活力更加强大。县委针对张家川的县情实际,提出了要着力加强党员队伍、干部队伍、宗教界人士队伍这三支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具体的部署,一年多来,“三支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党员队伍经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特别是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有所增强;干部队伍通过几次大的人事调整,坚持在干事中选人,坚持注重群众的公认度、注重干部的实际来选人,大量选了一些能干事、能干成事的干部,特别是最近结合乡镇换届工作,对部分乡镇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和加强,使全县各级领导班子的生机和活力明显增强;最近又出台了从严管理干部的意见,从干部的工资管理、档案管理、劣迹管理等方面加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高度重视宗教界人士队伍建设,在全省率先发放宗教界人士生活补贴,组织宗教界人士赴发达地区参观考察,组织各种培训班,深入开展“三联三引三助”活动,宗教界人士队伍在全县促发展、保稳定、构和谐中发挥了独特的积极作用。这三支队伍拧成一股绳,形成了促进张家川发展的强大的合力,这是张家川的特色,也是优势,更是其他地方无法比拟的优势和强大的力量。五是全县人民盼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坚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民族宗教的宣传教育,使全县各族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想发展、盼发展的愿望十分强烈,群众的思想观念有了明显的改善,全县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良好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更加深入人心,发展的动力明显增强,发展的活力明显激活,“齐心合力、促进发展”已经成为全县上下的主旋律。
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尽管目前全县各项工作呈现了良好发展态势。但我县总体上仍然处在一个夯实基础、破解瓶颈、突出特色、培育优势、积蓄后劲、赶超发展的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总量偏小,人均占有率较低;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民增收难度大;二是工业企业少,生产规模小,企业活力和经济效益尚需不断提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源后劲不足;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大,加快发展的基础需进一步夯实,教育、文化、卫生发展不平衡,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四是各种利益矛盾冲突和问题相互交织,社会保障、就业和再就业压力大,维护稳定的压力较大;五是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
刘长江强调,当前全县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时间非常紧迫,做好当前的工作,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充分发挥老同志的作用,各位老同志对全县各项事业的发展奉献了大半生,现在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第一位的是要保持身心健康、安度晚年、颐养天年、益寿延年,同时要继续为党的事业、为张家川的经济社会进步、为全县人民的幸福安康发挥余热,做力所能及的事。县委、县政府,特别是职能部门和老干部局要按照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生活上照顾的要求,把中央、省、市有关老干部政治生活待遇的文件精神落到实处,及时向老干部传达中央、省、市、县的有关文件精神,及时掌握老同志的思想动态,及时解决老同志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老同志安度晚年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环境。也请各位老同志放心,对大家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在原则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我们会尽职尽责的做好。同时,相关部门要注重发掘老同志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全面总结老同志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高风亮节的人格魅力,认真总结好老同志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使之成为加快张家川发展的精神动力。尤其是要注重发挥老同志在加快张家川发展中的五个方面的作用。
一要充分发挥老同志在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谋作用。老干部群体人才荟萃,大多数曾长期担任各方面的领导职务,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对县情十分熟悉,对一些长期影响张家川发展的深层次问题有深刻的认识;有些长期从事专业性工作,对某一方面的工作有独到的见解,要充分发挥老同志的特长,同时也希望老同志不吝赐教,为我们多出主意、多想办法,共同把张家川的事情办好。二要发挥好老同志在全县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宣传引导作用。县委县政府的决策、思路要变成现实,就是要把全县各级、各方面的力量凝聚起来,狠抓落实。各位老同志政治立场坚定、工作经验丰富、群众基础深厚、社会影响广泛,在宣传党的政策、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智慧优势。因此,要充分发挥老干部的宣传引导作用,把全县上下各级、各方面的力量凝聚到促发展构和谐保稳定上来。希望全县老干部,人老心系国,离岗不忘责,发挥夕阳精神,奉献余热,为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当好宣传员。在招商引资上,积极宣传张家川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优势;在城镇开发建设上,多宣传城镇建设的重要性,让更多的人理解、支持城镇建设与开发;在企业改制上,注重宣传企业改制的必要性,积极引导职工正确对待暂时的困难;在民营经济发展上,积极鼓励和动员具有投资经营能力的人投身于民营经济,最大限度地激发民间资本的活力,为促进张家川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做出新的努力。三要充分发挥老同志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的带头作用。在新的形势下,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对维护全县32万回汉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老同志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仅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组织者、推动者,更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践行者、见证者,老同志要带头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带头宣传“三个离不开”,要始终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活教材和带头人,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四要充分发挥老同志在弘扬社会正气中的表率作用。老同志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铸就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了优良的传统作风,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宣传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智慧优势,要当好党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讲员,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教育的辅导员,良好社会风气建设的监督员,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五要发挥老干部在消除社会不良习气、维护社会大局中的中坚骨干作用。目前全县发展大势很好,但在发展中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最典型的是非法上访、聚众闹事,不仅对张家川造成很坏影响,而且影响了穆斯林的形象。老干部政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一定要同这些影响全县大局的不良现象作坚决的斗争,要教育人民群众遵纪守法,依法办事。今后,绝不允许影响张家川形象、影响穆斯林形象的事情再发生。
刘长江最后指出,新的形势赋予我们新的使命,新的机遇孕育着新的更大的发展。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团结奋斗、科学求实、自强不息、创新发展,以优异成绩为中国共产党90华诞献礼!

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李肖锋对离退休老干部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离退休干部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积极建言献策,尤其在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风廉政建设、创建文明社区、关心教育下一代及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了更大的贡献。他要求,各有关部门要强化大局意识,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筹划老干部工作;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离退休老干部各项政策措施;要注重引导离退休老干部为全县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作用。

县委副书记、县长马中奇通报了前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今年以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县委十一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和“两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上项目、强基础、兴产业、惠民生为主线,抢抓政策机遇,千方百计抓项目、集中精力解难题、整合资金建亮点、突破瓶颈促发展,真抓实干,奋力赶超,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平稳健康发展态势。1至5月份,全县生产总值实现5.75亿元,同比增长16.7%;财政收入完成6135万元,同比增长54.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73亿元,同比增长20.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5105元,同比增长14%;农民现金纯收入达到1100元,同比增长14.6%。
一是优化农业布局,注重产业扶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健康发展。坚持“川区抓蔬菜,浅山抓玉米,山区抓洋芋,高山抓药材,东部抓大麻,西部抓果品”的思路,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实施农民增收工程,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截止5月底,全县农业总产值达到2.1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1.3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加6.4%和9.4%。以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为重点,县财政投入资金3000万元扶持“三农”发展,加快“三区三园五带”建设。以建设“陇东南畜牧大县”为目标,紧紧抓住张家川县被列为全省“肉牛产业大县”的良好机遇,整合资金,投入1500万元,启动了张家川镇畜牧产业园区的养殖小区、养殖场和科技开发中心的规划设计工作,完成大阳乡汪洋养羊小区等8个养殖小区主体工程,种植饲料玉米2000亩,全县春季动物疫病集中防控工作已全面完成。目前,全县各类畜禽养殖量达到76.74万头(匹、只),畜牧业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建设与整治力度,完成春季梯田建设3.2万亩,建设农田道路2748公里。14.05万亩集体林地制度改革主体任务基本完成;开挖农业沼气池310口,浇注800口,建成77口,渠子梁等土地整理开发项目顺利实施。大力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工程,绿化西部6乡镇沟壑梁峁、梯田地埂15142亩,绿化乡、村农机路58.5公里,渠子梁、刘堡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将解决10个乡镇78村7.15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石峡灌区高效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石峡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已启动实施,完成川王乡2010年中低产田改造项目总投资的70.63%,县财政投入1000万元,启动了通自然村、通农田路的“双通”工作,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改善。2010年度第二批、第三批整村推进项目已完成投资906万元,在省级资金没有下达的情况下,启动实施了2011年两个片带的整村推进项目。12个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运行良好,扶贫开发取得新成效。同时,大力推进劳务输出,共输转富余劳动力5.48万人,创劳务收入2.2亿元。扎实开展“惠农政策落实年”活动,采取“一折统、一册明”形式,及时足额发放各项支农惠农资金,今年已落实惠农政策27项、资金1.1亿元,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较好调动和保护。
二是强化项目带动,夯实发展基础,县域经济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以“项目建设年”活动为契机,认真研究国家产业政策,准确把握国家投资渠道和导向,用足用活各项投资政策,全力以赴争项目,集中精力建项目,完善制度管项目,项目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特别是建立和完善了县级领导包抓项目建设工作制度、重大项目全程保障服务工作机制、重大项目督查评比追究制度、项目前期工作推进机制和前期经费保障机制、全县固定资产投资暨项目工作目标考核等制度,坚持实行重大项目建设一月一督查,两月一评比,三月一追究制度,确保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全年共计划实施重点建设项目101项,总投资49.84亿元,当年计划投资23.82亿元。目前已开工55项,开工率54.5%。县城十大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恭门镇城乡一体化“八大工程”建设全面启动,马家花园78户廉租住房已完成分配,新民小区廉租住房主体工程顺利封顶,启动了金都聚福家园、宏昇.星月城等3个商住小区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开发建设积极推进。全力协调保障庄天二级公路、天平铁路项目建设,8条40.2公里农村通畅工程全部开工建设,城乡交通条件不断改善。
三是扩大招商引资,加强园区建设,工业商贸经济不断发展壮大。坚持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修改完善《张家川县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各种“节会”平台,全面实施“引大引强入张”工程,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上半年,共签约项目11项,总投资26.5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52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0.3%。全面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加大重点企业引导扶持力度,大力推进主导产业优化升级。加快三大园区建设,东部矿产业开发加工园完成征地141亩,已有2户企业准备入驻园区。中部清真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确定太极集团羲皇阿胶有限责任公司年产500吨阿胶项目、羲龙饲料厂年产500吨清真明胶项目、陇东商贸有限公司面粉深加工项目、甘肃晟拓牧业有限公司清真食品加工定点屠宰项目入驻中部清真食品和农副产品加工园区。初步拟定了西部皮毛加工贸易园区建设实施方案,各项论证规划正在积极开展。狠抓工业项目建设,完成了50万吨铁铜精粉技改、阿胶生产线和清真明胶生产线等重大工业项目的可研初设工作。加强与中电投、华能等中大型企业集团的合作洽谈力度,顺利签约风电项目,完成总装机容量为20万千瓦的风力发电项目规划。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工程,不断健全农村市场流通网络,完成了35家农家店的改造任务,积极开展家电下乡及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加大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力度,有效应对食盐抢购风潮,加强盐业市场管理,确保全县市场秩序稳定。充分发挥省财政直管县的优势,积极争取财政专项资金,共争取到位省市专项资金26890万元,比上年增加14593万元。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强化征管措施,主体税收入呈现近年来的最好增幅,前5个月,全县大口径收入高于平均进度9.83个百分点,超收1171万元,提前达到“双过半”目标。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力保障各项重点支出。财政支出累计执行41453万元,占支出指标的55.83%,比上年同期增加10997万元,增长36.11%。
四是加强统筹协调,深化制度改革,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不动摇,不断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县财政专门安排资金2000万元,启动了城区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8+2”项目。同时,以“两基”迎国检和语言文字达标验收为动力,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力提升高中教育质量,顺利完成了高考工作。加大卫生事业改革力度,医药卫生事业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全县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全部实现了药物零差率销售。新农合门诊统筹工作全面开展。积极开展利益导向政策体系示范县创建和“生殖健康服务进家庭”行动,建立健全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人口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认真实施养老保障和合作医疗报销特惠等救助政策,有效解决了3799户农村“两户”生产生活及养老方面的困难,人口计生工作服务和管理能力进一步增强。不断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完成了全县旅游总体规划初稿,创编了大型歌舞史诗《关山月》,完成了张家川回族口弦、富川小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申报工作。加大文物保护巡查力度,完善文物保护基础设施,马家塬遗址及出土文物安全得到进一步加强。“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及张川至龙山、恭门至马鹿数字电视光纤网络建设全面完成,数字微波工程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进展顺利。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改善民生,和谐社会建设稳步推进。全面启动实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全县共有13.2万人参加新农保,已为25243名参保人员发放养老金519万元。高度重视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共开发就业岗位720个,实现新增就业946人。通过招录分配和引导域外就业,解决了347名大学生就业,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大力开展慰问帮扶活动,发放慰问资金115万元,下拨救灾资金133万元,有效解决了两节期间和受灾群众的生活困难问题。认真开展城乡低保提标提补工作,发放城市低保及各类生活补贴595.02万元,发放农村低保及各类生活补贴2947.27万元,发放五保供养及各类补贴170.74万元。发放救助资金215.09万元,对1362人(次)城乡困难家庭医病患者实施了医疗救助,对7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为400名残疾人免费发放轮椅400辆。继续开展了宗教法规政策“六进”活动,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成功举办了全县第二十一期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培训班和第四届开学阿訇“卧尔兹”演讲比赛,第八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扎实开展,在全县营造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浓厚氛围。围绕深化“安全生产年”活动,落实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经营、建筑施工等领域安全生产责任制,积极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全县没有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各项指标均控制在市政府下达的指标范围内。深入开展城区土地市场和建筑秩序清理整顿,积极开展以“打黑除恶树正气,营造发展大环境”为主题的打黑除恶专项活动,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组建县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队,处置应对突发事件工作能力不断提高,为县域经济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马中奇指出,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着一些问题。下半年,全县将坚持以项目为统揽,深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高度关注民生问题,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努力实现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推进农业布局调整,突出抓好农业产业化建设。二是加大项目争取建设力度,确保完成投资计划。三是抓好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工商经济。四是统筹协调,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五是大力改善民生,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