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察木河乡庄河村整村推进项目
6月8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任伯年带领市人大常委会视察组对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农村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视察。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永、宋博华,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王映泰,市政府副秘书长孙晓及市人大常委会部分委员、代表参加了视察活动,张家川县委书记刘长江,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李肖锋,县委副书记、县长马中奇,县政协主席关春生,县委副书记妥国保,县委常委、副县长马利民,县人大副主任王九仲陪同视察。

听取县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工程介绍
视察组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详细了解了太极集团羲皇阿胶项目、木河乡庄河村整村推进项目、石峡灌区蔬菜产业片带项目、刘堡乡东山梁饮水工程片带建设、张川镇畜牧园区建设、回乡风情园建设项目、县影视中心建设项目、县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楼建设项目、城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8+2”工程、恭门镇富川水库建设工程、县火车站站前广场建设工程、恭门镇城乡一体化工业走廊规划等扶贫开发重点项目及全县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视察结束后,随即召开了座谈会。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永代表视察组作了总结讲话,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博华主持会议,市扶贫办负责人及视察组各委员、代表就张家川县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具体指导性的意见和建议,县委副书记、县长马中奇汇报了张家川县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县委办、人大办、政府办及县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参观石峡水库人饮工程沙盘模型

视察组对张家川县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指出,近年来,张家川县委、县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扶贫开发工作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和部署,围绕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和提高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的目标,以贫困乡、贫困村、贫困人口为重点,凝聚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力量,不断加大扶贫工作力度,靠实工作责任,大力开展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和劳动力转移培训等工作,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张家川县脱贫致富的进程。

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任伯年出席座谈会
具体有以下四方面特点:一是领导重视、措施得力,扶贫开发思路清晰。全县贫困面大幅度下降,由“十一五”初的8.74万人下降到“十一五”末的6.21万人,下降了2.53万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十一五”初的1323元提高到“十一五”末的2480元。二是重点突出、连片开发,突出扶贫开发效益。全县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农民收入逐年大幅度增加,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畜牧、蔬菜产业开发成效显著,特别是川王乡整村推进整流域片带开发、张川镇后川河流域千棚蔬菜生产基地、马鹿乡长宁村省级新农村建设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相结合试点工作都很有特色,为全县扶贫开发及新农村建设创造了经验。三是严管资金、严把质量,项目建设有了新的起色。所有已建和在建的扶贫项目,都能够做到按计划实施,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绝大多数项目已经发挥了效益。四是统筹兼顾、狠抓落实,工作进展较快。张家川县在省、市扶贫资金计划尚未下达的情况下,早谋划、早安排、早动手,积极完成了年内实施的部分扶贫项目,总体上进展比较快,全县经济发展势头好、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永代表视察组作总结讲话
巡视组同时指出,张家川县扶贫攻坚的任务还很重,现有贫困村发展条件差,脱贫难度大;产业扶贫水平低,缺乏带动性龙头企业;整村推进发展不平衡,点面矛盾突出等,这些困难和问题,张家川县委、县政府已经引起了高度重视,按照《天水市“十二五”农村扶贫开发规划》,结合全县实际,制定了全县的农村扶贫开发规划,提出了今后的扶贫攻坚目标和任务,同时也提出了具体的工作措施,这些目标任务及措施可行,符合张家川发展实际。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宋博华主持会议
针对存在的问题,视察组提出了六点要求:一要抢抓当前各种有利机遇,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要在做好县城扶贫规划,实施好现有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抢抓当前有利机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要做好项目后续管理工作,项目要建成一批、见效一批、巩固一批。二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面对新的扶贫任务和目标,要进一步创新机制,健全和完善各项制度,将扶贫与开发有机结合起来,重点解决好交通、水利、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信息等方面的协调问题,整合各类资金,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基础实施建设任务,为农民脱贫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产业开发方面,要以整村推进整流域连片开发为重点,做好产业培育、劳务培训和输转等方面的工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同时要加强对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贫困户首扶制度,最大程度地保证贫困农户受益,使有限的扶贫资金真正发挥作用。三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努力提高贫困人口素质。继续抓好科技示范乡、示范村、示范项目和示范园区建设,加大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力度,注重示范效应,充分发挥科技在扶贫开发中的带动作用;以推广应用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为重点,把科技扶贫与劳务技能培训紧密结合起来,大力开展不同类型的各种技能培训,逐步提高贫困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务工技能,不断加大农村劳务培训输转力度,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逐步实现转移脱贫。四要发展壮大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贫困农民增收。以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为重点,大力培育扶持以农副产品加工业、畜产品加工业等龙头企业,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壮大区域经济,辐射带动贫困农民实现稳定增收,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五要继续动员各方力量抓好社会帮扶工作。抓好社会各界关注民生、关注贫困地区、关注弱势群体的历史机遇,切实加强与省内外各级帮扶单位的衔接、配合,不断拓宽帮扶领域,争取更多的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六要继续加强扶贫项目管理,严格规范资金使用。坚持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管跟着资金走”的原则,实行严格的项目管理制度,对扶贫资金进行专账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专款专用。坚持实行项目资金公示、工程招标、项目实施责任技术承包、资金拨付报账、使用审计等多项制度,对项目的实施进行跟踪问效,提高资金使用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确保项目资金效益的充分发挥。

县委副书记、县长马中奇在汇报中指出,近年来,在国家、省、市的关怀和支持下,张家川县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以减少贫困人口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以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为主要方式,重点实施基础设施、产业开发、智力扶贫三大项目,加大扶贫开发力度,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扶贫开发各项任务,全县贫困面大幅度下降,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产业开发成效显著,科技扶贫效果明显。“十一五”期间,全县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10130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7896万元,社会帮扶资金1481.35万元。

马中奇同时就进一步抓好全县扶贫开发工作向视察组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增加资金投入。建议市财政每年为张家川县专列市级少数民族地区财政扶贫资金150万元左右,重点扶持1个贫困村的产业开发项目或基础实施建设项目。同时,请市上支持帮助张家川县争取省上将张家川县列为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区域和全省特别困难县范围,加大财政扶贫资金倾斜扶持力度。二是加大帮扶力度。建议市委、市政府将有一定实力的市级帮扶单位调整到张家川县贫困村,并下达帮扶任务,严格考核。同时,建议市上协调省上为张家川县确定一些帮扶力量强的国家和省级帮扶单位。

马中奇最后表示,今后张家川县将以这次市人大视察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视察讲话精神,牢牢把握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目标任务,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完善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加大扶贫投入力度,切实把扶贫开发工作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视察木河乡庄河村整村推进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