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困救助保民生 一枝一叶总关情
张家川县谱写民政工作新篇章纪实
——张家川新闻网站“走基层 看变化 展特色 推亮点”系列报道之五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记者在张家川县民政局采访时了解到,为保障人民正常生活,张家川县民政局经常组织工作组,由局领导带队,时不时的深入基层、走村进户,了解社情民意,调查群众生活,并及时的将救助资金发放到困难群众的手中,架起了党和政府关注民生、解决民生的桥梁,在雪中送炭、排忧解难中使老百姓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全县民政系统以践行“民生重于一切”的基本理念引导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民政为民”的民政之歌。
灾情就是命令 第一时间行动

县委书记刘长江深入木河乡检查灾情
张家川县是国列省列少数民族贫困县,自然条件严酷,自然灾害频发。2010年8月11日,是张家川县干部群众难忘的一天。这一天,全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暴雨洪涝灾害,15乡镇192村3269户15691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1.58亿元,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损失和困难。面对严峻形势,张家川县民政部门首当其冲,积极组织力量开展抗灾救灾工作,组成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6个灾情调查小组,调查核实灾民户数及具体受灾情况,在最短的时间内为受灾群众送去面粉、衣物、帐篷以及其它生活用品。

县委副书记、县长马中奇检查救灾物资储备情况
在妥善解决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及生产自救的基础上,及时下拨专项救灾资金348万元,调拨救灾帐篷524顶,转移安置重灾区群众1535人,救助灾区群众10545人,确保了灾区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就这样,每遇灾情,张家川县民政局一班人马亲临现场核实灾情,奋战在抗灾救灾的第一线。为了进一步提高全县的救灾能力,县民政局通过积极向省、市争取,总投资218万元的救灾物资储备库和防灾减灾培训基地两个项目已付诸实施,将有效地提高全县应急救援工作的整体水平。
完善救助体系 全力保障民生

民政资金督查力度不断加强
张家川县民政局始终坚持以完善救助体系为主线,切实加大社会救助力度为己任,形成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龙头,以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和慈善捐赠为补充的社会救助体系,为城乡困难群体撑起了一把“保护伞”。在2010年“两节”期间开展的送温暖活动中,全县为2423户特困群众现场直接发放面粉15152 袋、现金45万元。春荒期间,发放救灾面粉8824袋。由县级包乡领导负责,定点、定时、定户的将慰问款物直接发放到“三无户”、特困户、五保户、二女结扎户和重点优抚对象的手中,减少了中转环节,确保了一次到户,保证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当年,下拨救灾款物共计541万元,解决了10837户52019人生活困难,确保了灾区群众的生产生活不出问题。全面实施城乡困难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保主保重、应保尽保”原则,适时提高保障标准,城市低保标准由152元提高到167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年人均的728元提高到850元。积极争取并全面实施了农村低保“调、减、免”政策,当年新增农村低保对象34096人,保障面由12.2%提高到24.4%。目前,全县城市低保对象达到3339户6580人,农村低保对象达到20328户68596人,五保供养对象1644户1669人,保障他们的正常生活。当年,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379.5万元(其中补助资金和临时物价补贴520.3万元),发放农村低保资金4225.03万元(其中各类补贴342.98万元),发放五保供养资金358.17万元(其中各类补贴16.69万元)。加大农村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力度,简化医疗救助申报手续,全面推行医疗救助资金“一折统”形式社会化发放。当年,救助城乡重大病患者3927人(次),发放救助金707万元。实施了城乡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共救助因临时性、突发性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群众1849户2557人,发放救助资金64万元。
拓展社会福利 关注弱势群体

县中心敬老院落成典礼
社会福利工作取得新成效,2010年投资790多万元,修建一所总面积4360平方米的县中心敬老院,公寓设计标准间100间,可供200名五保老人入住的中心敬老院,目前,已有30名五保户首批入住,它的建成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全县五保供养服务的质量。同时,县民政局大力拓展慈善事业发展领域,抓住实施“明天计划”、“重生行动”、“疝气儿童手术康复计划”项目的有利时机,积极实施困难家庭儿童重大疾病慈善医疗救助,全面完成了2-14周岁贫困疝气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免费治疗摸底申报工作,已有32名疝气儿童和5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在定点医院实施免费治疗。积极争取省慈善总会对我县社会公益事业的投入,在完成梁山乡杨崖小学援建项目的同时,争取到木河乡庄河小学援建项目投资50万元,目前项目已开工建设,争取到刘家小学电脑18套,南京剑桥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捐赠血糖仪305台。
立足融合发展 推进双拥共建

军民共建胡川乡蔬菜大棚
大力度推进双拥创建活动,扎实落实优抚安置政策促进军民关系融合,2010年,围绕全面开展双拥模范县创建工作,县民政局努力加强军地双方互动,广泛深入驻地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建成双拥共建点13个,极大的促进了军地关系融合发展。同时,县民政局还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努力让全县809名重点优抚对象及时、足额地拿到各类补助费用。全面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全力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在重点优抚对象在城乡低保和医疗救助两个方面实现了“全覆盖”,优抚对象的基本权益得到全面维护。
强化基层基础 打造“贴心民政”
张家川县民政局坚持把强化民政基层基础建设作为提升民政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乡镇社区民政机构,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以深入开展“惠民政策落实年”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完善救灾救济、城乡低保、医疗救助、五保供养等各个领域的管理办法,严格审批程序,强化监督检查,确保惠民政策深入到户、落实到位,确保惠民服务阳光操作,规范运行,把惠及百姓的每一件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始终坚持“民政为民”理念,完善服务体系,优化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水平,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强化民政基层基础建设,积极创建城乡标准化社区和基层“一站式”便民服务机构,健全村级民情员网络,前置服务窗口,下移工作重心,提高为民服务水平。牢固树立“大民政”理念,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构筑适应新时期民政事业发展的现代平台,实现资源整合的最大化和民政服务的最优化。以深化创先争优和“效能建设年”活动为契机,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效能为主线,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不断加强民政系统自身建设,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民政。

在采访结束时,张家川县民政局局长洪斌告诉记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民政事业承前启后、强势而为的战略机遇期,民政系统将牢固树立“民生重于一切”的基本理念不动摇,全面实施五项工程,着力打造强势民政,其中包括:实施“项目支撑”工程,着力打造“项目民政”;实施“管理规范”工程,着力打造“阳光民政”;实施“机制创新”工程,着力打造“贴心民政”;实施“网络信息”工程,着力打造“数字民政”;实施“效能提升”工程,着力打造“效能民政”。力求通过实施这一系列强势工程,使民政局为张家川县经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