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继军检查村阵地建设
深秋时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马鹿乡花园村党员活动室内气氛热烈,全村党员正借学习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之际,讨论全村发展思路。说起开会,村支书王三信深有感触:“以前,我们村阵地陈旧狭小,办公设施简陋,村上召开党员会,也只能将党员聚集在自己家里,严重影响了党员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现在村阵地新建后面貌焕然一新,还有党员活动室、卫生室和文化室,每次党员到会率都很高,农闲时党员也爱到阵地上来学习、参加文体活动了。”这仅仅是张家川县大力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增强村级阵地综合功能的一个缩影。

县上领导听取组织部负责人介绍全县村阵地建设情况
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张家川县紧紧围绕“决策议事、便民服务、学习培训、综合管理、文体活动”“五位一体”综合服务中心的要求,整合县、乡和部门资源,科学规划,统筹推进,全力打造集党建、文化、计生、卫生、治安和远程教育功能为一体的村级活动阵地,积极探索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张家川县在没有项目支持的情况下,采取县财政拨一点、帮扶单位帮一点、乡村筹一点、党员捐一点的方式,多渠道筹措资金476万元,新建和改扩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62个,有力的加快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步伐。但由于历史欠账比较大。到2009年底,全县仍有51个行政村没有活动场所,部分村级活动场所也因面积过小或已成危房,直接影响到村级组织作用的发挥。今年,县委抓住省、市第二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项目建设的机遇,紧紧围绕年内实现村村有活动场所的目标,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特别是县财政安排资金100万元,新建、改扩建活动场所54个,规划建筑面积9600多平方米,总投资963万元,其中200平方米以上的19个。其中第二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村32个。截止目前,32个项目村,完成主体30个,其中已竣工22个;改扩建的22个,完成主体15个,其中已竣工13个。今年也是张家川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投入最多、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一年。
如今,一座座崭新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已成为张家川县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领导中枢”,党员群众的最好去处。
村干部有了“议事堂”

已建成的恭门镇团结村村阵地
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过程中,张家川县各级党组织坚持村阵地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建设同步推进,配齐了村“两委”及工青妇等村级组织机构必要的职能办公室和活动场所,有效落实了“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开展了民主议事和村务公开活动。同时,在活动场所内为农民群众开展“一站式”服务,并开办了业余党校、议事课堂和农民夜校,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管理农村和服务群众的功能。彻底结束了村干部“无室议事”的历史,现在,村村干部实行轮流值班制度,村阵地全天有人值班,群众有事没事也都愿意到村阵地去转转,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

即将竣工的张川镇峡口村村阵地
农民学文化有了“好去处”

已建成的平安乡新庄村村阵地
“活动阵地搭平台、学好技术好挣钱、不玩麻将不闹事、乡风文明促和谐。” 张家川县农村党组织借助村级活动场所,以文化大院、农家书屋、远程教育站点等为载体,采取举办培训班、专题报告会、现场咨询等形式,有计划地开展农村党员群众的形势教育、典型教育,以及实用技术培训等活动,广泛宣传党的惠农政策,着力培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农民。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也成了科技文化的“连通器”。农闲季节,走进胡川乡仓下村文化室,只见一排排书架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书刊,静悄悄的阅览室里坐满了寻求致富经的村民。乡党委书记苏永平说:“过去,村民们闲下来,就是聚集到一块儿闲聊,自从村上建起‘农家书屋’后,大家有时间就来这里看看书,学些技术。”
张家川县各村都在办公场所规范设置了党务、村务公开栏和致富信息、科技知识宣传栏,及时发布各类致富信息、交流种养大户和能手的致富经验,提高村民带头致富的能力,形成了“阵地发挥功能、党员争当先锋”的良好氛围,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真正成了农民致富的“加油站”。

即将竣工的张川镇西关村村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