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在抗洪一线的干群赞歌
一张家川县干部群众团结起来共抗灾难

党和政府是我们的靠山
“灾难无情人有情” 。从11日至13日,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龙山镇、木河等乡镇发生灾情以来, 县乡主要领导带队组成排险查灾组,组织群众转移。相关部门也积极调动一切力量,开展抢险救灾。

据了解,此次洪灾造成部分乡村组道路、河道、供电、通讯线路、广播电视倒杆。灾情发生了, 县上的医疗、通讯、民政、电力、交通、水务、国土等部门工作人员以及来自四邻八乡的乡亲们,风尘仆仆地奔向重灾区,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尽快让灾区的乡亲们走出洪水造成的困境,过上平安祥和的日子。县电力部门迅速组织抢修队进行供电抢险,力争尽快恢复供电;县交通部门,调用挖掘机,及时疏通道路,清理路障, 及时打通通往受灾较重乡村的道路;县卫生、民政及公安部门,加大卫生指导、防疫宣传力度和社会巡逻,并积极筹备应急物资,确保受灾群众卫生健康和社会治安和谐稳定。

8月16日,驻县人武部、武警、消防官兵由部队主官亲自带队组成应急抢险队,投入抢险救灾机械,疏通河道,封堵决堤,疏散群众,转移群众财产。张家川电信分公司、张家川移动分公司积极抢修通讯设施。同时,龙山、木河等乡镇村民自发组织抢险小分队加入抢险救灾的行列。在龙山镇 “抢险救灾安置点”,村民马建平说,“大灾大难面前,由衷地感受到,共产党好,政府好!”
公安、武警张家川中队在张家川抢险

在张家川受灾最严重的龙山镇抢修现场,十几个满身泥巴武警官兵冒着大雨他们挥动着手中的铁锨、镐头,用自己的双手修补着被山洪冲毁的河堤……这些娃娃兵就是武警张家川中队的官兵。
公安、武警张家川中队自张家川发生特大山洪灾害以来,按照上级命令,在第一时间赶赴受灾最严重的龙山镇一线,开展紧急抢险任务,为当地受灾群众搬运物资,帮助受灾户清理冲进院落和房屋中的於泥,并承担了源水河道的抢修任务。
受灾群众生活秩序井然

截止13日,暴雨灾害共造成张家川县8乡镇54村150组3520户18214人受灾。县委、县政府坚决贯彻“以人为本”的救灾理念,科学部署救灾转移安置工作,积极疏转受灾群众,转移牛羊家畜、粮食及家电等贵重物资,保障群众生命及财产安全。
在救灾安置工作中,紧密结合受灾群众受灾情况实际,突出“安全第一、生活便利”的原则,共设置临时安置点4处,搭建账蓬60顶,并通过投亲靠友村委会阵地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同时,为及时解决受灾群众生活生计问题,下拨救灾资金50万元,按照每天人均10元的标准给受灾群众发放补贴,保证受灾群众有地方住、有干净水喝、有饭吃。目前,受灾群众生产及生活已恢复井然秩序。
灾难面前“邻帮邻”,是责任更是义务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没有什么身份,也没什么头衔。但在抢险救灾的实际行动中,他们始终一马当先。由一个村民组成的抢险小分队,混杂在训练有素的公安、武警官兵抢捡队伍丛中,显得那么扎眼,他们没拿统一的“兵器”,拿的是自家的铁锨、镐头。但他们的这些土家当却很实用,洪流泥水的庞大气势被他们一点一点分化…… 在他们中,没有一个是国家干部,或许他们还都不是共产党员,他们全都是实实在在的农民。他们抢救的这个现场,也不是他们自己的村子。只为大灾面前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当笔者赶赴木河乡水沟村救灾现场时,他们正在紧张的清淤工作中积极忙碌。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重大的灾难面前,更需要我们广大群众团结起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抗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