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情就是命令
——张家川县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和生产自救工作侧记

8月11日下午16时07分,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中西部地区遭受强降雨袭击,最大降雨量38毫米。张家川县胡川乡、刘堡乡、木河乡、龙山镇、川王乡、闫家乡六乡镇受灾。

灾情发生后,张家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积极应对,全力开展了抢险救灾和生产自救工作。县委书记刘长江、冒雨深入受灾最为严重的龙山、木河、胡川等乡镇灾害现场,慰问奋战在一线的干部职工及受灾群众,组织群众抗洪抢险,开展生产自救。在查灾核灾时,刘长江要求全县上下要全力以赴,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想方设法组织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确保受灾群众有房住、有饭吃、有安全水喝,努力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刘长江指出,当前全县防汛抗洪工作异常严峻,全县上下要统一思想、认清形势,进一步靠实责任,全面抓好防汛抗洪,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积极引导动员群众进行灾后转移、安置;县民政、水利等部门要积极形成合力,全力投入到抗洪抢险的工作当中,对已受灾的农户及家庭首先要进行安抚,妥善进行安置,同时要确保救灾物资的及时供给,保障电力、水利、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的完全通畅。在指导救灾时,县委书记刘长江还与当地受灾群众进行悉心交流,详细询问灾情,鼓励他们要重拾信心,希望他们继续配合乡镇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到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之中。

8月12日上午,县委、县政府紧急召开由各有关乡镇、部门参加的防汛抢险救灾紧急会议,安排部署全县防汛抗洪工作,及时对全县救灾工作进行了精心安排部署。针对目前严峻的防汛抗洪工作形势,刘长江明确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全面排查灾情。各部门、各乡镇要尽快组织人员深入到村、到户,认真细致排查灾情,动员受灾群众积极开展灾后生产、生活自救;县气象、民政、水利部门要切实加强灾害预测预报预警、灾害统计上报工作,要准确掌握受灾数据,及时上报。二要全面靠实责任,全方位落实责任。全县上下要切实加强防汛抗洪救灾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党政领导要靠前指挥,各级责任人要认真履行职责,全力以赴抓好防汛抗洪重点措施的落实,各级、各部门要严格落实防汛抗洪24小时值班制度,要确保灾情发生后抢险队伍和物资及电力、通信保障第一时间到位。三要切实强化重点部位的防范。加大重点河堤、河段、险工险段、薄弱环节和重要基础设施的防汛力度,强化中小河流堤防、小型水库的防守与抢护,做好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防御工作,一旦有险情发生要及时疏散、转移受灾群众。

在具体防汛抗洪工作中,刘长江要求务必做到“三个结合”:一要将排查与救灾相结合,边排查、边救灾;二要将预防监控与临时处置相结合,要采取必要的临时处置办法,努力将灾害降到最低程度;三要将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与生命线工程的畅通相结合,确保重点道路、水利工程必要时发挥积极作用。各有关乡镇及部门立即行动,认真落实各项抢险救灾措施,组织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全力开展抢险救灾,力争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会议结束后,县委书记刘长江带领县四大组织在家领导及县水利、交通、民政等部门负责人冒雨深入受灾较为严重的龙山镇、木河乡、川王乡等乡镇,对三乡镇的防汛抗洪工作现场进行了检查指导。组织乡(镇)村干部,认真排查灾情,果断处置险情,亲自指导抢险救灾工作。迅速组织处于危险地段的群众撤离,对受灾较重的群众开展了安抚慰问。积极组织动员各有关乡镇、部门对水冲毁的道路、房屋及水利设施进行了加固和维修,对于抢修难度大,一时无法回复的道路修通了便道,在较短的时间内回复了车辆通行,保证了广大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同时,县四大组织领导带队,分组赶赴各乡镇查看受灾情况,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全面排摸灾情,慰问受灾群众,组织群众及时开展生产自救工作。

工作措施:一是安监、水务、国土等部门及相关乡镇加强对重点险段监测,在险情易发区域设立警示标志,加强群众防灾避险安全教育,必要时及时组织群众撤离,全力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预防和抢险工作。二是交通、电力等部门及时对水毁道路、桥梁和供电线路进行抢修,确保交通道路畅通和电力供应正常。三是水务、建设等部门对全区河道、河沟及城区排水泄洪设施进行全面检修,抢修加固河堤等防汛设施,疏通排洪泄洪渠道,严防洪涝灾害发生。四农业部门组织群众做好农作物田间排水管理,尤其是对低洼田地及时开沟排水,减少损失。五是民政部门全面核实上报灾情,及时争取和调运下拨各类救灾物资,确保受灾群众生产生活不受影响。六是气象部门加强雨情预警预报服务,全县各部门、各单位坚持24小时值班,加强信息沟通反馈,密切监测雨情、灾情、险情变化,严格按照应急响应流程和各自职责做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把强降雨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目前,受灾乡镇群众情绪稳定,全县各项防汛救灾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