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在梯田建设中认真总结经验,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探索和改进工作方法,创新完善梯田建设机制、竞争激励机制和群众参与梯田建设机制。同时,多渠道筹措资金,立足实际,转变观念,加大机修力度,在施工方式上实现人机结合向以机修为主,人工培埂的方向转变。采取多种形式创办机修点,以点带面,迅速掀起梯田建设高潮。7月26日,县委、县政府对2006年度梯田建设工作的8个乡镇和48个行政村进行了表彰奖励,奖金总额11.7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梯田建设健康快速发展。
张家川县把梯田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构建粮食安全体系的战略措施,专题研究部署。县委、县政府与各乡镇、有关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把梯田建设列入乡镇、部门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保质保量超额完成梯田建设任务的乡镇给与重奖,对没有完成任务的乡镇进行处罚。今年,县上在梯田建设上,根据乡(镇)年终验收考核结果,一是考核验收面积超额完成任务在10%以上(含10%)的乡镇奖励10000元;超额6%~10%的乡(镇)奖励8000元;超额完成5%以内的乡(镇)奖励5000元;100%完成任务的乡镇不奖不罚。二是对完不成任务的乡镇进行相应的处罚,在年终兑现奖罚时,按照其拖欠任务数量计算数额,由财政从乡镇当年梯田补助费及有关经费中扣除。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的目的。有效调动了乡镇抓梯田建设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全县梯田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临现场督察指导,业务部门选派技术人员住村蹲点,在包乡、包重点工程、包抓责任制、督促落实规划、保质量、促进度等方面全方位跟踪服务,现场指导。同时,各乡镇也都实行包点包片责任承包制,严格奖罚措施。为了有效利用资金,确保梯田连片成块,便于机修,该县兴办机修点22个,规划面积10294亩;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全力筹措资金,开展机修梯田建设。在组织形式上灵活机动,依托扶贫开发将整村推进、国债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和水利等项目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打破村级界限,沿等高线布设梯田,以农路建设为框架,使梯田与农路建设一体化。目前,全县共投入铲车、推土机37台,铺开梯田面积603亩,完成366亩。
(马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