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张川>>正文 |
张川镇劳务输出激活经济发展 |
(2006-2-10 10:57:19) 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来源:天水日报 张凯 打印本页 |
|
|
时值寒冬,但在去往张家川县张川镇孟寺村的路上,大批的返乡务工人员,带着他们一年的收获,欢声笑语的结伴而归。据村支书刘文璋介绍,从1991年开始,孟寺村在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展劳务输出工作。截至今年,全村劳务输出人员已达381人,务工人员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一排排崭新的砖瓦房如雨后春笋冒出了尖,全村325户,有228户修建了新住宅,80%的务工人员骑上了摩托车,138户人家购买了运输车辆,230户添置了新家具、新家电。年收入超过10万元的致富能手已有近30户。 孟寺村的变化是张川镇实施把“劳务工作做大做强,真正成为张家川第一大产业”的思想所取得初步成效的一个缩影。为了把劳务工作作为富民强镇的“民心工程”,几年来,全镇共培育兰州、西安、上海、天津等9个劳务基地;建立以东关村恒达建材企业集团为代表的劳动力就近转移基地5个;培育孟寺、东关、杨川三个劳务输出示范村。共输转富裕劳动力12172人(次),其中有组织的输出5498人(次),总收入达3651.6万元,占全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48.9%,极大地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通过劳务输出带来的经济实效不仅带动第三产业,而且反哺到农业、畜牧业,对全镇的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的调整都起到了促进作用。 劳务输出改变了农村人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改变了村容村貌,更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用全镇劳务楷模沙秀琴的一句话说“打工不光是改变了家境,更重要的是上了一次社会大学,如果没有劳务输出,我现在可能就是围着锅台转、靠天吃饭的家庭妇女。” 记得前些年记者下乡采访,每到一个村就会看到成群的人蹲在村头打牌、闲聊。而现在,在孟寺村和西街村,刚入村的宁静与以往的“繁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孟寺村支书刘文璋说,这两天外出务工的村民都还没赶回家乡,要是再晚几天到腊月二十八、九,家家置办年货、喜气临门的景观可热闹了。据张川镇镇长何永东介绍,前几年农村人农闲下来,除了打牌就是聊天,文化娱乐十分单一,村民的思想观念滞后不说,更有一些无业青年因无所事事参与赌博而走上歧途,遗憾终身。从90年代初,县上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工作,将一些无业青年、剩余劳动力有组织的输出,通过三、四年外出的经历,很多年轻人的市场经济意识、城市的开放意识、守法、执法的观念以及想问题、看问题的切入点都有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劳务输出让务工人员将外界的进步思想、进步理念都带回本地,制约了本地农村的一些陋习、恶习,对农村社会和谐起到了促进作用;对乡村的民主政权、民主建设、政务公开、政府的政策推广试行,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广、宣传作用。 |
|
|
|
|
|
|
|
|
|
|
|
|
|
|
|
|
相 关 新 闻 |
|
相 关 专 题 |
|
|
|
新 闻 评 论 |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天水在线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天水在线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水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