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武威>>正文
办好教育让人民满意——凉州区教育改革发展调查
(2008-7-20 11:25:41)  来源:甘肃日报 > 三版  打印本页

  近年来,凉州区委、区政府为了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深化教育改革,提升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均衡发展;强化队伍建设,夯实教育基础;注重教育质量,构建和谐教育”为思路,在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在改革开放中加快发展,在与时俱进中开拓创新,在克服困难中奋发有为,在机遇挑战中乘势而上,使全区教育事业迈上了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路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崭新篇章,由教育大区向教育强区迈进。该区先后赢得了“全国幼儿教育先进县(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先进单位”、“甘肃省教科文卫工会工作先进集体”、“甘肃省教育宣传先进集体”、“甘肃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甘肃省课改工作先进集体”、“武威市课改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凉州区是教育大区,现有中小学545所,在校学生18万多人;现有教职工近万人。该区于1995年跨入全国第二批“普九”达标县(市)之列。随后以“双高”(高标准、高质量)“普九”为目标,进一步深化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认真开展助学帮扶活动,积极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高度重视特殊教育,义务教育水平全面提高。目前,全区小学生入学率、巩固率达99.9%,毕业率达99.5%;初中生入学率达97.5%,巩固率达98.8%,毕业率达98.9%;全区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80%以上。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凉州区以特色学校建设和联片教研为抓手,加强学校管理,深入教育改革,积极倡导新的教育理念下的创新教育之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化特色学校建设,使全区教育总体质量始终保持在全市前列。2001年至2007年,高考报名人数从3761人增加到11271人,录取人数从2509人增加到4412人,其中,本科录取人数从749人增加到2377人,累计向各类高等院校输送26500名学生。2007年,武威市高考文理科前10名中,凉州区占10名,全市的文、理科状元均在武威六中。2008年,全区高考成绩好于上年,又比上年新上了一个台阶,名列武威市前茅。2000年以来,全区有近3000人(次)在全国和全省数、理、化、英语奥林匹克比赛中获奖;有近1000名学生在书画、器乐、体育比赛中获奖,有179项课题被确定为省级课题。

  构建新模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凉州区坚持以培养人民满意的教师为目标,积极探索并构建了师资培训的五种模式:一是“封山育林”。以校本培训为重点,立足岗位,自培自训。二是“回炉铸造”。选派部分中青年教师到高等院校深造学习。三是“外出取经”。组织教师到省内外重点学校参观考察、挂职锻炼。四是“开渠引水”。一方面邀请教育专家、学者、名教师来凉州区开坛讲座,争取教育实验项目落实户凉州;另一方面是放宽条件引入高职称、高学历人才从事教育工作。五是“示范带动”。通过评选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教师、三“十佳”、教学质量标兵等优秀教师,带动广大教师全面进步、专业化发展。“十五”以来,全区有27项成果获甘肃省基础教育优秀成果奖,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的论文3860余篇,出版教育专著有10部,汇编开发校本课程资源18本。目前,全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311人,占专任教师的3.2%;具有中级职称的3566人,占专任教师的37.1%;具有初级职称的5136人,占专任教师的53.4%;未评职称的602人,占专任教师的6.3%;专任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为高中81.6%,初中97.9%,小学98.8%,幼儿园95.4%。

  探索新路子,不断扩大普通高中教育规模。凉州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高度重视高中教育的发展,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在城区增设了武威十五中、十八中,将双城中学、清源中学改办为完全中学,并投入资金3798万元,先后修建了三中、五中、六中等8所完全高中综合教学楼;同时,探索利用市场化运作方式吸纳社会资金1200多万元,在三中、五中、六中、七中等学校修建了公寓楼、餐厅及附属设施,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同时将已建的学生公寓、食堂推向社会化运作方式管理。优化重组教育资源,提高办学效益,武威六中于2006年创办为省级示范性高中,并实行了初、高中分离办学;武威三中、五中整体合并了所在地乡镇中学;武威七中和武威一中实行强强联合办学,使教育资源整合后的优势进一步得到发挥。注重内涵发展,提升办学层次。对高中学校实施人才倾斜政策,优先配齐配强教师,优化师资结构;积极指导创建示范型学校,在武威六中的带动下,武威三中、七中正在积极向市级示范学校迈进;武威八中成立了“艺术教育中心”,与西北师大音乐学院等5所院系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特色化办学取得明显成效。增强忧患意识,狠抓高中教学质量。坚持“强化过程管理,实行目标管理,完善评估机制”的工作思路。2006年,对高考成绩突出的武威六中奖励了10万元;2007年,区上提供10万元资金组织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20名课任教师到南方发达地区学习考察;2008年,与各高中学校签订了教育目标管理责任书,这些激励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各高中学校和教师抓质量的积极性。目前,初中生升高中入学率达到45.7%,比五年前提高了近20个百分点。2006年,全区本科上线人数2700多人;2007年,全区本科上线人数突破3000人,其中武威六中本科上线人数近1000人。

  建立新制度,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凉州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指导思想,采取加大宣传力度、整合职教资源、改革招生制度、创新办学模式等有效措施,不断完善中等职教内涵发展、初等职教渗透和分流发展的办学体制,积极构建公办、民办、企办职业教育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平台,开展订单式教育,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全区职业教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目前,区职教中心有效整合了区职业中专、水电学校、乡镇企业学校和农机学校,优化了职教资源,初步奠定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基础;引入民间资本筹建了凉州区兴宇职业技术学校,为全区职业教育发展开辟了新路子。全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共开设15个专业,其中有2个专业被省上确认为省级骨干专业,有6个专业被市上确认为市级骨干专业;普职招生比例达到2誜1,职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

  出台新政策,民办教育蓬勃发展。凉州区按照“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民办教育发展方针,先后成立了民办教育管理办公室和民办教育协会,制定了《凉州区民办教育机构管理办法》及公民办学校管理和待遇“六个一样”(即培训进修一个样,职称评聘一个样,升学就业一个样,评优选先一个样,社会保障一个样,地位待遇一个样)等一系列有利于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使民办教育从无到有,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目前,全区民办教育机构共有102个,在校(园)学生、幼儿15370多人,教职工1312人。民办幼儿园占全区幼儿园总数的15%。

  开辟新途径,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凉州区加大了中小学布局调整力度,制定并实施了《凉州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先后共有5所城郊乡镇小学、13所企业学校(幼儿园)划归城区由区教育局直管,对31所学校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调整,其中撤并小学28所,撤并初中3所,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积极实施危改工程。2003年前,全区存在危房的学校有320所,占学校总数的57%,危房总面积188371平方米,其中D级危房174668平方米,占校舍总面积的24%。经过近五年来的不懈努力,全区共改造消除危房面积140497平方米,被改造学校达140多所,实际完成投资总额7671.09万元,全区农村中小学校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校面貌焕然一新。2007年,在城区的武威九中、十中、十三中、十九中实施了改扩建项目,总建筑面积17827平方米,总投资1735.98万元,有效缓解了城区小学、初中学生就学难的问题。积极引进外资援建工程项目10个,总建筑面积20861平方米,总投资1417.5万元。加快19个建制镇寄宿制中心小学建设步伐,现已完成10所中心小学的改扩建任务。争取国家远程教育工程项目1700多万元,有496所学校实施了该项目,全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开课率达到100%。

  完善新机制,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救助力度。凉州区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精神,成立了凉州区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全面落实“两免一补”政策。截至目前,累计拨付“两免一补”资金9571.5多万元,有645614人(次)受益;有647154人(次)学生享受到免费教科书,覆盖面达80%以上。壮大爱心助学协会基金,加大对家庭贫困学生的救助力度。2005年,成立了凉州区爱心助学协会。协会成立以来,已多方筹措资金340多万元,其中接受教师、学生自愿捐款62万元。先后奖励、救助贫困家庭的大、中小学生8439名,资助金额92.6万多元。协会还积极动员爱心人士结对帮扶救助家庭困难学生854人,帮扶金额6.7万多元。在此基础上,将每年秋学期开学后的第二周确定为“爱心助学周”,倡议教育系统干部教师向协会捐出一日工资,同时各学区、学校建立贫困家庭学生档案,实行动态管理,跟踪帮扶,从机制和基金来源上保障了爱心助学活动广泛持久地开展。积极落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试点工作从2007年开展以来,制定了《凉州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实施方案》,成立了凉州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坚持“应贷尽贷”原则,积极开展助学贷款工作,共落实贷款金额590多万元,为373名贫困高校新生和再读生解决了无钱上学的实际困难。加大职业学校学生资助力度。2007年,国家实行职校生助学金制度后,全区已发放中央、省财政拨付的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16.95万元,资助贫困学生339人;有2297名中职学生享受到每人750元的国家助学金,总计172万多元;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补助7.8万元。开展多种形式的扶残助学活动。2007年,积极为特教学校争取远程教育项目15万元,争取蒙牛集团向特教学校师生每天免费提供一袋牛奶,并争取资金5万多元救助残疾儿童100人。


相 关 新 闻

·访凉州区委副书记、区长张效林·凉州区项目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
·凉州区积极推进国企改革·《月圆凉州》在凉州举行首映式

最 新 图 片
甘肃省陇南市委书记王义对地震的回忆(图) 7月6日至10日,贾庆林在陕西甘肃调研(组图) 组图:嘉峪关首棒火炬手虞海燕满怀激情传圣火 嘉峪关站火炬传递结束 7日在甘肃兰州传递(组图) 甘肃省抗震救灾先进事迹兰州报告会感动金城(图) 敦煌传递:千手观音迎圣火 天现“祥云”(组图)

 甘肃新闻
·办好教育让人民满意——凉州区教育改革发展调查
·入冬前一定能住上新房———陇南地震灾区见闻
·刘立军在兰州调研我省非公有制企业
·陇南市武都区34个宜椒乡镇96万亩花椒喜获丰收
·甘肃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四次会召开
·甘肃省通报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
·徐守盛与民政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学举在京会谈
·白银举办城市转型项目推介会 签约项目20个
·李建华当选为酒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附简历)
·近日,庆阳市地震监测网络建成开通
·甘肃省工商联十届三次常委会议在兰召开
·省长助理夏红民:搞好灾后恢复重建 促进新农村建设
·甘肃肃北16日发生4.2级地震 周围县市均无震感
·甘肃省召开全省工业经济运行电视电话会议(图)
·徐守盛与铁道部党组书记、部长刘志军在京会谈
 文化历史
·邓小平会见金庸:我为何不当国家主席(图)
·抗美援朝战略遗产:中国大国地位的奠基之战
·因判断失误 蒋介石对三邀毛泽东后悔不已(图)
·文革:周恩来为何亲笔批示逮捕自己亲弟弟
·于光远对华国锋的印象:他实在太胆小了(图)
·梁漱溟评价邓小平 毛泽东听完笑出声来(图)
·金日成牵挂几十年 邓小平直接下令找到的英雄
·兵马俑发掘:神秘老汉为何能准确指出位置(图)
·惊心动魄:1959年台湾侦察机飞向国庆时的北京
·人物对比:蒋介石与周恩来十大惊人共同点(图)
·前苏联曾经秘制地震武器 可在任意地点引爆灾难
·越南是怎么服软的 中越领导人会晤内幕(图)
·章含之:周恩来最无助时 我曾做了违心的事(图)
·曾国藩为何四拒称帝 他的后代子孙今何在?(图)
·因给周恩来鼓掌 陈永贵与张春桥结下梁子(图)
 博 客
·曲径通幽的博客:顺乎民意(小说
·不堪入目的送面皮的三轮车!(图
·令人担忧的“牙科”摊点(组图)
·李永生的博客:古成纪(秦安)实拍
·张景发的博客:田间偶记
·李永生摄影报道:秦安密桃(组图
·乐哈哈的个人空间:我的老家(组
·张景发的博客:小山村的十年变
 播 客

·2008香港小姐决赛 佳丽泳装亮相
·女主持在电视直播节目中脱衣全
·上海两同性恋女子地铁内互摸热
·人体艺术拍摄前花絮
·实拍比基尼走秀MM幕后现场
·美女模特人体绘画现场
·歹徒闯进上海闸北公安分局袭警
·海南师范大学百名女生换衣被偷
 娱 乐

·组图:港姐众佳丽穿上三点式泳装
·08港姐很彪悍:最时尚动感的一届港姐选拔(图)
·2008香港小姐竞选决赛彩排 举行试戴后冠仪式
·陈冠希再曝新照 与麦浚龙争“潮人”领导地位
·巩俐与老外男友互喂调情 男方狂扫红牛补身(图)
·阿娇复出与田亮拍奥运电影 性感浑然天成(组图)
·用身体征服香港娱乐圈的内地女星(组图)
·吴佩慈谈女星胸部秘密 称到时会买蕾丝内衣取悦男友(
·林心如夏日清凉写真 花瓣浴秀粉嫩肌肤
·爱戴献舞《风云决》首映 激情热舞不慎走光(图)

 社 会
·清华毕业生裸奔续:周围女生尖叫为其加油(图)
·男子威胁公开亲密关系屡次敲诈女网友
·组图:德国超模性爱录像网络疯传
·交警执法遭3男3女追打 女子脱衣称遭非礼(组图)
·重庆网友曝光交警开车抽烟 贴现场照片作证(图)
·周正龙儿子探监遭警方拒绝 暗示父亲犯大错(图)
·广东冰果狂欢节上演“水果人体秀”(组图)
·人体模特:裸露的青春 悬崖上的爱情(组图)
·女教师拍下“捉奸”照 投诉警察丈夫婚外情(图)
·女大学生剥光舍友围殴5小时 拍下体照威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