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理财为民实现“两高五增”
———武威市财政工作侧记
今年,武威市提出的经济奋斗目标是:在确保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基础上,力争在一些方面有新的突破,努力实现“两个高于”和“五个大幅度增长”的目标。“两个高于”就是生产总值的增速要高于去年全市的实际增速和今年全省的平均增速;“五个大幅度增长”就是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大小口径财政收入、农民现金收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要有大幅度增长。武威市市长肖庆平说:“之所以提出这个要求,最根本的考虑就是在‘十五’较快发展的基础上,把握我们面临的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加快科学发展,又快又好地发展,努力缩小与兄弟市州间的速度差、位置差、增速差。我们如果只是纵向比,只是自己和自己比,不跳出武威看武威,就看不到自身的差距,就产生不了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工作中就会缺乏激情和活力。我们和别人并非处在一个起跑线上,要缩小同周边发达地区的差距,只有靠加快科学发展,靠更快更好地发展,才能实现追赶和跨越。因此,我们必须形成这样一种共识,加快发展是武威最硬的道理、最大的政治和最根本的任务。”
武威是一个欠发达地区,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比较困难,2005年,大口径财政收入排在全省第十一位,一般预算收入排在第十二位。从财政收入的总量看,2005年大口径财政收入为5.14亿元,占GDP的比重是3.6%,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低13.7和9.67个百分点,属全省倒数第一位。从增速看,“十五”期间,全国大口径财政收入年均增速是18.75%,全省是18.62%,武威同口径增长10.66%。从人均看,全国人均财政收入1154元,全省是478元,武威仅有131元。从各产业提供的税收看,2005年我市二产提供的税收是2.55亿元,占二产增加值的比重是5.6%,而全省是15.58%;三产提供的税收是2.34亿元,占三产增加值的比重是4%,而全省是8%。针对在这种情况下,今年武威市委、市政府经过广泛调研和论证,提出了“两个高于、五个大幅度增长”的目标。要求政府各部门都要通过努力工作,在全省同行业创一流、争上游、升位次。武威市适时提出“两高五增”目标,是在全面分析了全市经济运行情况及全省经济态势而做出的调整,体现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目的就是为了武威发展得更快更好,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在“两个高于、五个大幅度增长”的各项指标中,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是一个核心指标,经与各县区和各征收部门衔接,重新调整了财政收入任务。
武威市委书记张绪胜说,为实现“两个高于”、“五个大幅度增长”的奋斗目标,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市委常委们的意见是一致的,市政府领导的意见是一致的。形成这个意见时,也征求了县区委、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意见。大家都认为,只要艰苦努力,是可以实现的。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在实践过程中,及时调整奋斗目标,也体现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目的就是为了武威发展得更快更好,让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就税收来说,潜力就很大。“十五”是我市发展最快、增幅最大的时期,正是“十五”打下的坚实基础,才使现在的目标有了实现的可能。我们就是要以更高的目标加任务、压担子,创造出更多、更大、更好的成绩。只要抓住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勤思考,多调研,善于分析和研究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看准的问题一定要认真想办法解决,把问题解决在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和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抓住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现在的关键是要有针对性的提出和制定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扑下身子苦干。要确定一个客观评价工作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财政收入大幅度增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这是最基本的标准。我们的经济发展速度并不低,但质量还不高,财政收入增长没有与GDP同步增长,人民群众在发展中得到的实惠还不够多。只要决策的方向是正确的,就要按照“先干、快干、大干”的工作要求,先干起来。认认真真抓好落实,“两个高于”、“五个大幅度增长”就一定能够实现。只要我们把工作做好了,把方方面面的积极性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就一定能够为武威创造更多的财富,就一定能够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思想认识的统一,是做好工作的前提;真抓实干抓落实,是做好工作的关键。武威各级政府、各部门紧紧围绕“两高五增”目标,按照“先干、快干、大干”的工作要求,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全力以赴抓收入,精打细算谋增收。为确保财政收入任务的完成,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加强税收征管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分管副书记、市政府分管副市长任正、副组长,市委、市政府主管副秘书长及市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等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专门负责协调、督导、检查税收征管措施落实情况。督查组每10天通报一次收入进度,一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分析收入形势,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确保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各县区财税部门将收入任务及时分解下达,任务到所,责任到人。严格落实市局领导分片包挂县区局、县区局领导分片包挂基层分局制度,实行同奖同罚的收入考核连坐机制。同时结合实际起草了《关于加强财政收入征收管理的意见》,努力建立起有效管用的税源信息传递与共享制度,全面、有效地汇集由各相关部门掌握的涉税信息,形成全面、实时、动态的税源监控网络,实现对税源全方位的控管,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认真开展加强税收征管百日活动,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于8月19日召开了加强税收征管百日活动动员大会,以8月20日至11月底为限,大干100天,开创税收工作新局面。百日活动期间,财税干部取消双休,深入一线,深入企业,深入管户,以依法治税,增强服务为着力点,使百日活动成为普及税法、提高经营水平,理顺征缴关系的有益实践。按照依法治税,阳光操作的要求,税务部门组织开展了大规模的税收专项整治活动,彻底清理漏征漏管户,加大个体户纳税定额调整力度。清理核定情况均在当地媒体或集贸市场等公开场合进行了公示。进一步加大税务稽查、办案力度。严肃查处涉税违法案件,严厉打击涉税违法行为,国地税部门分别确定了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对行政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对各类减、免、退、抵税及执法程序等进行全面检查,落实税收执法责任制,加大税收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力度,在媒体上向社会公开了税务人员违法违纪举报奖励办法,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各县区针对收入征管的薄弱环节和挖掘潜在税源两大重点,集中开展“三清一查一打击”活动。集中力量加强对建筑建材、餐饮娱乐、房地产、面粉加工等重点行业、重点部门的监控力度;对纳税额在3万元以上的企业、重点工程、企业欠税、重点行业等税收集中进行清理,强化征管,堵塞漏洞;加大契税征收力度,进一步完善房地产交易契税征管办法,加强对土地交易契税的征管力度,与国土部门配合,按照“先缴税后办证”的程序征收土地出让、转让环节契税,解决了契税收入的流失问题;加强非税收入管理,严格执行“罚缴分离”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促进了非税收入的较快增长。财税部门把加强督查作为确保目标完成的有效措施之一,盯住进度搞督查,盯住薄弱环节搞督查,盯住重点搞督查。建立了收入进度十日通报制度,鼓励先进,鞭策落后促进度。市上四大班子领导带领有关部门负责人深入各县区、征管一线、重点企业行业开展督查,想办法、定措施,分类指导,推动工作。财税部门加强财政经济形势分析,有重点,针对性地开展督查,解决具体问题,提供具体指导,确保完成收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