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石窟寺保护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国务院关于加强石窟寺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专题会议部署,全面掌握我国石窟寺现状,国家文物局决定组织开展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调查计划从2020年9月开始,到2021年6月结束。武山县调查工作由武山文体广电和旅游局领导,武山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为专项调查牵头部门,联合武山县博物馆、武山县水帘洞石窟保护研究中心、武山县木梯寺石窟保护研究中心以及相关文物系统的同志,负责具体开展调查工作。
此次石窟专项调查工作,局领导从带队领导、专业指导、文本编写、测量测绘、设备后勤及其宣传报道等方面进行了周密详尽的安排部署,并将石窟专项调查组分为两个石窟调查小分队同时开展石窟调查工作。
截止2021年1月22日,调查队克服严寒、冰冻、无路可行等种种困难,总计完成18个石窟中的13处现场调查工作,因为其他石窟积雪原因暂时无法到达,下一阶段主要工作重心转入资料整理和调查报告撰写。
12月4日

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在甘谷举办全市石窟寺专项调查部署培训及动员大会武山县文体广电和旅游派出4名干部职工参加培训会。
12月5日
四名石窟调查人员在大像山石窟听取麦积山石窟孙晓峰老师实地调查实践课程。


12月10日
武山县文旅局召开武山县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培训会,武山县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参加。
培训会由参加全市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培训会的相关人员进行讲解。培训会上,相关人员从石窟寺调查目的、调查重点及难点、调查报告的撰写等几个方面对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重点就调查工作的概况、石窟寺保状况、石窟寺保护管理状况、石窟寺安全防范状况、文本小节五个方面讲解了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

12月18日
武山县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推进会在县文旅局召开,县文旅局、县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县水帘洞石窟保护研究中心、县木梯寺石窟保护研究中心负责人和武山县石窟寺专项调查领导小组成员近30人参加了会议。

12月21日
调查队正式开始野外数据采集。
第一石窟调查组出发去木梯寺石窟。
因为积雪、路面打滑、车辆无法到达,四位石窟调查人员从山脚下步行一小时到达木梯寺石窟。

与木梯寺石窟保护中心的员工一起测量、记录、勾股运算,力求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确保调查结果真实、完整和科学。

女汉子和大侠今天也正式上线。

顶着零下5度的寒冷天气,大家干劲十足。
还遇见了木梯寺石窟最美的晚霞。

结束已经晚上7点多,下山时一路星光相伴。

12月22日
第二石窟调查组出发去水帘洞石窟。
当日水帘洞石窟气温达到零下12度。
因为测量需要,调查人员爬上一千多台积雪台阶。

积雪太厚,迎风不减速,调查人员用劲抓着栏杆攀爬。

岩体、造像、壁画、古建病害仔细调查记录中。

大家专注的样子,不怕严寒绘图测量的样子,真美。

当日共徒步调查时长5小时之久。

吃最大的苦,赏最美的景。


12月23日
第二调查组调查花果山石窟。
杂草丛生 荆棘满坡。在荒草丛中寻路而上。

90度的崖面极难攀登,调查人员手脚并用才能到达基点。看我们的调查员飞檐走壁啦。

迎难而上,不怕艰险。
12月24日
石窟调查组深入马力镇远钟山禅殿寺石窟。
远钟村远离村庄、河流和县乡道。
驱车到达远钟村后,调查人员徒步两小时多到达石窟位置。

途中道路崎岖,积雪难行。

禅殿寺石窟无供电、供水,仅有有限崖面流水可以饮用。遇到了坚守石窟二十年的“最美文物守护人”刘大爷。

精兵上阵,大家一起测量数据,研究石窟病害。

有幸看到五号窟内,24尊明代精美完整的造像。

徒步下山时,炊烟袅袅,玄月高照。


12月25日
第二调查到达榆盘镇大石沟石窟。
沿着杂草丛生的小道蜿蜒而上,远看石窟近在咫尺,却不想一走就是一个多小时才到达基点。


天气寒冷,戴上手套,也还是凉凉。

忘我的取景少年。

仔细拍摄着崖壁上的病害照片,认真工作的样子很可爱。

下山时,兄弟们坐着“雪飞机”一路滑雪而下。

12月28日
调查组选点铁笼山石窟。
白雪茫茫,最美的陇东雪原尽收眼底。

踏雪前行,漫过脚踝的积雪,厚厚的积雪淹没的羊肠小道。

最美的晨光,还有坚定向前的步伐。

因为调查人员的到来,这里的雪上有了行人的足迹。

裤子、袜子、鞋子都湿了。
但是他们看着这样美的雪原和阳光,笑了。


1月5日
武山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召开武山县石窟专项调查研讨会图片就在调查中出现的重难点问题进行集体讨论。

每一位实地调查人员分享自己在调查中积累的经验。
研讨会有序进行,气氛活跃激烈。
1月8日
石窟调查人员整理资料,讨论调查文本细节。

1月11日
武山县召开石窟专项调查工作推进会。

汇报当前石窟调查进展情况,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会议强调了防疫、安全、数据精准等方面的问题。
每个参会人员激烈讨论,各抒己见,会议气氛热烈。
1月12日
武山县石窟专项调查组远赴咀头乡管沟村灵严寺石窟。石窟坐落于寺阳屲半山腰上。垂直地面80度以上。

调查人员从深达到1米以上的杂草丛中攀岩而上,徒步一小时二十分钟到达石窟。
女同志也一路紧紧跟随,勇敢坚强,受到大家的一致表扬。



在石窟内,因为过道只有30公分,选择最瘦的同志跻身而过拍摄。

大家的着装染成了泥土的色彩。原来这里有真正的蜘蛛侠。

下山时,一起欣赏夕阳,在荒草深处一路欢歌而回。


1月13日
武山县石窟专项调查组远赴马力镇无量殿石窟和悬崖寺石窟。
冰里行,山地走,攀着天梯觅石窟。




手脚并用,爬山不慌,面崖不惧。




有了第一调查组的全家福,文博人的英姿飒爽。

大家对哥绘制的平剖图赞不绝口!

上去了却下不来。

合理的分工,默契的配合,仔细的测量,具体的分析。

晒晒战靴,鞋子都变了样,但是大家在一起,非常开心。

下山时,雪太深,路太滑。大哥说,没事,我给大家探路。

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1月16日
石窟调查人员认真撰写文本中!

1月19日
武山县石窟专项调查组远赴沿安乡西沟村北红崖寺石窟。

与牛娃儿相依,第二调查组也有了幸福的全家福。

景是真美,冻是真冻。


远处望去,因为山高,他们的身影虽然很弱小,但是步伐都很坚定。



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笑容告诉我们,顽强。

万里河川,尽在脚下。

1月21日
武山县石窟专项调查组远赴马力镇早阳寺石窟。

依山傍水,崖面笔直,风景优美,静谧村落。

俗话说“望山跑死马”,爬山涉水,迎难而上。

丈量记录,分工协作。



“超人”来了。

这里的中午,暖阳醉人。

中午2点还没有吃饭,饥肠辘辘的背影。

这里,蜘蛛侠在行动!


手触清澈的河水,洗去一身疲惫。

抬起头,一起欣赏美景。

回头时,月已高照。

天气寒冷,道路崎岖。但是石窟调查,文博同仁初心不改。守护与调查文物,武山文博人在行动!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