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武山县出台多种政策鼓励和支持个体放映队、农村业余演出队开展经营性文化服务活动,将个体放映队、农村业余演出队打造成了乡村文化生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目前,全县有农村电影放映队19支,年放映场次为4146场次,秧歌、大鼓、舞蹈、戏曲、音乐等各类民间文艺表演团队400余支,每年开展活动3000余次。

一是配备所需设备。为全县28个示范村配发了总价值44.13万元的广场舞服装、音响、电钢琴、电子琴、锣鼓、唢呐、二胡等文艺演出设备。为全县1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置了电脑、投影仪、音响等文化设施,使其能够结合本地区实际,积极组织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节日文体活动和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为四门、滩歌等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发了总价值13.5万元的数码摄像机和数码相机;为洛门、山丹等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榆盘徐黄、马力南阳等26个村配发了总价值70万元的公共文化数字化一体机等设备;为农村电影放映队配备了放映设施,每年按照放映场次(1场112元标准),为19支农村电影放映队发放补助资金46.5万元。

二是加强业务指导。定期组织各团体参加业务培训,文化馆派出专业人员深入乡村,采取现场表演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县文联、县文化馆帮助剧团创作、策划、编排节目。

三是搭建多种演出平台。加大专业文艺团体送戏下乡与农村业余演出队伍互动演出频率,推动巡演、调演、汇演,并为有实力的演出团体争取省内外公开演出、竞赛的机会。

四是加大资金帮扶力度。为农村电影放映队、农村业余演出队争取各级扶持资金达200余万元。落实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有关政策,优先邀请全市具备实力农村业余演出队开展文化民生工程“送文艺进村”展演活动。

(天水在线编辑:马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