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末时节,寒意阵阵,当归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滩歌镇元崖村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劳动景象,群众紧锣密鼓地开始采挖药材,期待着能有一个好收成。

今年来,滩歌镇坚持把发展富民产业作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主要途径和长久之策,紧紧围绕“六大产业”要求,本着宜农则农、宜畜则畜、宜药则药、宜菜则菜、宜游则游的原则,充分挖掘贫困村资源优势,精准对接“一户一策”,不拘一格加快发展富民产业。特别元崖、南沟等地,充分发挥境内森林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较好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出一条以中药材种植为主的产业扶贫新路子。

一是组织考察,学习经验。多次组织致富带头人远赴岷县等大型中药材集散地,进行实地考察,学习了“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详细了解了中药材种植、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具体情况,进一步加深了群众对中药材产业链的认知,激发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二是合理布局,科学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中药材种植区域,统一规划建设基地、科学撒播种苗、推广种植技术、重视采收加工。着力打造了以元崖、南沟等村种植当归,大麻、杏湾、北山、漆湾、松山等村种植党参、材胡为主的中药材连片区域,先后完成当归种植500余亩,撒播柴胡近2500余亩。中药材种植产业优势初步显现,形成了规模效应。

三是立足市场,创新模式。从让群众收益的角度出发,紧盯市场需求,通过培养专业合作社、种植带头人等经营主体,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引导周边群众共同参与生产;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建立健全“企业+种植大户+贫困户”、“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带动贫困群众稳定稳增收;同时,发挥村级电商重要平台,以岷县、陇西周边药材批发市场为主,建强中药材基地,走好中药材产业发展道路,让药香飘满群众致富路。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