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贫困农户增收目标 全力推进富民产业落实
——武山县农业局组织技术力量对全县正茬豆角、中药材种植开展县级验收

今年以来,武山县委、县政府按照全省“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方案,紧紧围绕全县四个贫困片带,111个贫困村的产业结构优化和1.3万多贫困户收入增长,实现整县脱贫为目标。全力培育和推进多元富民产业发展,年初县政府列入财政专项预算资金1000万元,对全县2016年及以后所有预脱贫的贫困户实行正茬豆角、中药材种植奖励扶持政策。截止目前,全县已落实高原夏菜(正茬豆角、菜瓜、甘蓝等)和中药材种植面积4.6万亩,其中2016年及以后所有预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及集中连片的贫困片带落实种植正茬豆角2.56万亩,中药材0.92万亩。

开春以来,县农业部门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发展富民产业,实现全县脱贫的重大部署,及时组织技术人员,广泛宣传发动,按照《武山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正茬(复种)豆角种植面积的紧急通知》(武政办发[2016]21号)文件精神,在全县15个乡镇,170个村组织开展正茬豆角、中药材种植工作。各乡镇高度重视,把富民产业培育作为增加贫困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来抓,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全力从组织动员,政策宣传,物资保障,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控,督查推动等六方面扎实开展工作,确保了精扶贫精准准脱贫富民产业培育政策落到实处。
目前正茬豆角、中药材种植已全面结束,较好的完成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富民产业培育阶段性的任务。县农业、财政和扶贫等部门组成县富民产业培育(正茬豆角、中药材种植)验收工作组,由农业局牵头,副科级以上领导带队,深入全县15个乡镇开展正茬豆角、中药材种植面积县级验收工作。

一、精心制定方案。为了确保验收工作顺利有序开展,县农业局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富民产业培育正茬豆角、中药材种植面积自查自验的通知》和《2016年度武山县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富民产业培育正茬豆角、中药材种植面积核查验收方案》。要求各乡镇开展自查自验,在此基础上精心制定完善了县级验收方案,对验收的方式方法,验收的相关要求以及组织保障都进行了明确的规范,确保验收的程序科学合理,验收面积真实准确。

二、深入实地测量。核查验收工作由责任心强、业务能力过硬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24人的两个核查验收工作组。深入各个乡镇开展实地测量,采用逐地块实地丈量和遥感监测相结合的办法,在2016年及以后全县预脱贫的贫困村和全县集中连片贫困带中随机抽取2个村进行面积核查。在核查过程中随机抽取10户种植户作为检查验收样本点,通过对样本核查成果分析后,依据样本属性(建档立卡贫困户、非贫困户)核查面积分别求出折算系数,据此求出本乡镇实际种植面积。核查组按人员分工对各项核查结果进行汇总后,核查验收组组长将结果与被核查乡镇主要领导进行交换说明,签字确认。

三、强化组织保障。一是工作组成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深入现场,认真核查,不走过场,确保核查验收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数据。二是加强了相关档案的建设管理,建立以“图、表、册”为内容的种植户管理档案,力求做到种植户属性清、补贴标准清、面积清、地块清、金额清,补贴资金发放不错、不重、不漏、不虚。三是建立问责机制,逐级督查、逐级问责,确保补贴面积核实准确,补贴资金发放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