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武山县把乡镇换届作为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总体要求和安排部署,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动手,做到“七强化、七着力”,推动乡镇换届有序开展。截止5月13日,全县15个乡镇全部完成了党委换届选举工作,至此,武山县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全面顺利完成。

强化学习宣传,着力在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上下功夫。县委先后4次召开常委会和中心组学习会,学习传达中央和省市换届工作会议、文件精神,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这次换届的目标要求、重点任务、政策规定等,统一思想认识。纪检、组织等部门坚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领会精神实质,掌握换届要求,熟悉推进流程,预判具体问题,增强指导换届的能力。各乡镇结合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乡村党员干部学习换届精神,做好换届思想准备。
强化综合研判,着力在掌握情况、把握关键上下功夫。坚持“四个一线”选人用人导向,结合年度考核,无任用推荐了一批正副科级干部,为换届选人用人拓宽了视野、储备了人才。3月份,又对各乡镇开展了一轮综合研判,做到了“三了解三摸清三掌握”(了解班子配备现状、摸清干部个人诉求、掌握干部特点专长,了解党员干部对换届程序的熟知度、摸清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现状、掌握代表名额分配依据,了解换届风气、摸清风险点、掌握应对措施),为制定科学的换届工作方案和人事调配方案提供了可靠依据。

强化谋划部署,着力在组织保障、指导把关上下功夫。成立了县乡换届工作领导小组,抽调15名副县级党员领导干部、60名熟悉换届工作的党员干部组成换届工作指导暨换届风气督查组,组建专门的乡镇换届工作报告起草指导组,加强换届组织领导、工作指导和风气监督。结合实际制定了《换届方案》和《推进计划》,高规格召开会议,对换届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县委组织部通过编印工作指南、举办业务培训班、召开工作推进会等,强化具体指导,特别是在党代表推选、党代会召开等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召开工作部署暨业务培训会,有效提高了换届工作实际操作水平。各指导督查组按照时间节点要求开展督查指导,推动换届顺利进行。县财政列支175万元县乡换届经费,75万元乡镇换届专项资金已下拨到位。

强化纪律约束,着力在匡正风气、营造氛围上下功夫。县委专门召开严肃换届纪律集体谈话会,学习传达中纪委机关、中组部“九严禁”纪律要求,开展湖南衡阳破坏选举、四川南充拉票贿选等案件的警示教育,并与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指导督查组成员、纪检组工干部签订了承诺书,确保换届纪律入心入脑。制作发放以“九严禁”为主要内容的《换届纪律提醒卡》1300多张,开展谈心谈话850多人次,引导广大干部自觉服从组织安排,正确对待进退留转。强化舆论引导,适时适度宣传换届政策和纪律要求,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强化审查把关,着力在发扬民主、选好代表上下功夫。严把结构比例关,制定了代表结构指导方案,对各乡镇党代表数量和构成比例提出指导性要求,并安排专人进行一对一的具体指导。严把推选程序关,制定了《武山县乡镇党代表大会代表推选工作流程图》,各基层选举单位严格按照差额比例和程序要求开展代表选举工作,确保了党代表选举的民主性和合法性。严把资格审查关,建立了“一考两审七征求”的代表资格审查制度,对政治标准、身份确定、推选程序等严格审查,切实保证了代表的政治素质和结构比例。
强化人事配备,着力在选好干部、配强班子上下功夫。着眼于选出好干部、配强好班子,县委本着“注重工作实绩、优化班子结构、拓宽选人视野、推进干部交流、激发工作活力”的原则,在综合研判、通盘考虑、充分酝酿的基础上,结合乡镇领导班子建设实际,提出了“两步走”人事调整计划,制定了《乡镇领导班子换届调整配备方案》,充分考虑班子性格、气质、专业、经历等方面的互补搭配,配齐配强了乡镇领导班子,全县乡镇领导班子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专业经历结构更趋合理,领导班子整体功能明显增强。

强化会议组织,着力在严格程序、规范运作上下功夫。为了使选举依法依规有序推进,各乡镇通过镇村干部结对联系一批、积极联系回返一批、贴心服务接送一批等方式,提高党代会参会人数,参会率普遍达到98%以上,有效保证了选举的合法性。各乡镇认真履行会议程序和审议程序,各指导督查组全程指导督查乡镇党代会各个会议,做到了环节一个不漏、步骤一个不减、会议一个不少,保证了党代会的严肃性。同时,在大会选举前,各乡镇还组织候选人与党代表见面,将候选人的履职经历、工作实绩等逐一向选举人介绍,增进了选举人对候选人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