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马力镇坚持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全镇工作的中心,紧扣“六个精准”总体要求,紧盯省“1+17”、市“1+18”、县“1+20”精准扶贫方案,围绕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加强党建保障、示范带建设和公共服务保障五大提升工程,全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

一是围绕夯实基础抓项目。马力镇以项目为抓手,整合各类资金,解决群众急需问题,加快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今年以来,已实施袁河红崖沟60户,南阳亥家川25户,北顺麦卜沟二期10户异地扶贫搬迁工程;实施袁河、南阳等6村护村堤防共计2870多米;完成民武、石坪等4村巷道硬化共17680余平方米;硬化改造杨沟、山庄、堡子3村通村公路共计7.1公里,拓宽砂化涉及暖水、年坪、石峰等8村13个自然村通村路28.6公里;实施南阳村1200多米渠道衬砌工程。另外,干扎村6处涵管人行桥,五家河自然村通村桥,暖水村涵管桥建设已全部完工。

二是围绕富民增加抓产业。紧盯持续增加贫困群众收入这一核心,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按照“一村一品”要求,大力发展支柱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在北部山区村以发展全膜玉米种植为主,示范推广中药材和林果业种植,全力保障好物资供应和技术指导,巩固已建成的王沟、远中等8个全膜玉米千亩种植示范点;在南部袁河、石坪等山区村,半山区阳坡耕地示范推广旱作蔬菜种植,阴湿山区发展核桃种植和特色养殖产业;在民武村发展设施蔬菜种植和规模化养殖产业。同时,有针对性的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增强劳务竞争力,拓宽群众增收途径。

三是围绕强化保障抓党建。把推进贫困村村级阵地建设、村班子队伍建设和干部素质提升作为精准扶贫的组织保障,以项目支持、双联共建和自筹资金的方式,及时启动钟山、堡子、双场、暖水、远中、黎堡、付门7个村级阵地改扩建和重建工程,目前7个村阵地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严格按照组织程序,在16个贫困村选任政治意识强、群众评价高、工作能力强的村组干部34名,进一步加强了村班子力量;在全镇干部中开展干部素质提升工程,进行精准扶贫等方面知识的综合培训;用好专项资金,规范化布置了袁河、民武等10个村级阵地,配备办公桌椅50多套,制作各类制度、图表、宣传版面60多个。

四是围绕示范引领抓典型。坚持把示范带动,作为推动精准扶贫的有效抓手,按照“示范带动、规范提高、分类帮扶、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大力实施安全饮水、巷道硬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异地扶贫搬迁工程,开展金融扶贫试点工作,培育村上富民产业,动员村上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帮扶贫困户发展,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精准帮扶措施的落实到位,极大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有力的促进了贫困群众增加收入,为其余各村的精准扶贫工作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五是围绕服务发展抓民生。改善民生是服务发展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提高群众生活质量。今年,在袁河、石坪、钟山、高山4村实施村级卫生室建设项目;在南部和北部山区16个村全面实施人畜安全饮水工程,实现自来水进村入户;榜沙小学、暖水小学、石坪小学、北九小学、飞天希望小学5所小学改薄工程已开工建设;松民公路沿线各村美丽乡村建设大力度实施,集中整治村庄环境卫生6次,配备垃圾箱8个,改造危旧墙体6500米;严格按照相关政策为村上五保户和低保户以及生活困难群众及时发放民政救助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