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6日,武山县召开蔬菜营销企业及经纪人座谈会,专题安排部署全县蔬菜营销工作,县委常委、纪委书记苟钟灵出席会议并作了讲话,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崔保德、县政协副主席张禄胜出席会议。会议由县政府副县长张庆元主持。天水市宝商佳美家超市和森美实业有限公司、爱家社区菜店等全市重点蔬菜经销商应邀参加了会议,县农业局、县蔬菜局、县商务局、县招商局、县供销联社、县市场建设中心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县金陇公司、县绿源公司、县四门贡醋厂等县上蔬菜加工龙头企业负责人,以及全县30多家重点蔬菜营销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社、蔬菜批发市场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气氛非常活跃,参会人员畅所欲言,各蔬菜加工龙头企业负责人、经销商和来自基层乡镇的蔬菜营销经纪人针对蔬菜生产、科学种植、产业规模特别是蔬菜营销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踊跃发言,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建议,县农业局、县蔬菜局和县供销联社负责人结合各自职能,认真查找不足,客观分析了当前全县蔬菜营销面临的形势,并就今后的工作作了表态发言。

在听取了大家的发言之后,苟钟灵指出,这次蔬菜产业营销工作座谈会,是在中国甘肃(武山)高原夏菜产销对接会、“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共建签约仪式和2012中国天水·武山蔬菜博览会成功举办的新形势、新机遇下,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专题会议,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专门作了指示。这次座谈会的主要任务是:乘着菜博会成功举办的东风,座谈分析我县蔬菜营销面临的形势,总结经验、查找不足、理清思路、明确方向,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瞄准市场抓流通、围绕需求抓质量、着眼未来创品牌”,推动全县蔬菜产业上台阶、上水平。
就如何贯彻落实好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实现我县蔬菜营销工作新突破、推动蔬菜产业大发展、着力打造西部蔬菜强县,苟钟灵强调,一要认清形势,转变观念,进一步增强做好蔬菜营销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蔬菜产业发展,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和富民工程,紧紧围绕打造西部蔬菜产业强县、西北最大的蔬菜产销基地和集散地这一目标,按照“抓点、扩面、提质、增效”的发展思路,采取政策扶持、引导推动、优化服务等有力措施,一手抓生产、一手抓销售,全县蔬菜生产逐年迅猛发展。2011年底,全县蔬菜面积31万亩,总产量81.6万吨,总产值10.5亿元,全县人均蔬菜收入1482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6%,蔬菜产业已成为我县农民致富的主导产业。全县蔬菜产销势头“两旺”、运营良好,呈现出五个方面的良好发展态势:广泛联合,不断开辟外埠市场,目前,全国24个省、市批发市场都有我县的蔬菜销售,有些甚至远销国际市场,销量在逐年扩大;蔬菜运销队伍和中介组织、专业合作社逐年扩大,对我县蔬菜营销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蔬菜加工贮藏取得新突破,加工企业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制定出台了《蔬菜营销战略规划》,不定期组织召开营销座谈会;高原夏菜产销对接会和菜博会的成功举办,扩大了武山蔬菜的知名度。但是,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相比,特别是与寿光、安丘、苍山等地区相比,我们的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在:市场体系还不够不健全,规模较小、分布零散,还没有形成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大市场;中介运销组织规模小而散,经济实力弱,连接农户、开拓市场能力差;产销脱节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有的干部群众虽然对蔬菜营销工作有了一定认识,但工作力度不够,以营销促生产、以营销增效益还没有成为自觉行动;蔬菜加工相对滞后,加工数量少,产品档次低,附加值不高,龙头带动效应不突出;品牌意识、质量意识还需进一步增强,品牌效应在蔬菜营销中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打造西北蔬菜强县的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引导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当前,从国际国内形势来看,蔬菜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市场竞争中将处于有利地位,蔬菜生产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特别是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蔬菜博览会成功举办、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等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新要求面前,各级各部门必须认清当前蔬菜产销面临的形势,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在工作重心上由抓生产向壮大营销队伍、发展营销组织、促进产品销售、提高蔬菜质量上转变,在工作方法上由自由松散型向服务型、引导型转变,不断转变营销观念,积极调整营销策略,以蔬菜营销来推动全县蔬菜产业快速健康发展。二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努力实现我县蔬菜营销工作新突破。蔬菜营销工作能否抓好,直接影响到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效,关系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关乎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大局,全县上下必须把蔬菜营销工作作为今后农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力促蔬菜营销工作开创新局面、实现新突破。要建立营销组织,不断发展壮大运销队伍,大力开拓外埠市场。农民是市场营销的主体,如何把分散的、小规模的、势单力薄的经营户组织起来,规范有序地找市场、闯市场,是做好蔬菜营销工作的主要途径。要学习借鉴苍山、寿光等地区蔬菜产销经验,研究产销规律,建立健全营销机制,制定蔬菜营销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蔬菜运销和中介组织,组建运销集团,培育壮大营销队伍,尽快形成营销公司为龙头,各种运销组织、运销大户为骨干的城乡相通、内外相连的运销网络,形成“千军万马闯市场、车轮滚滚跑运销”的新局面,使武山蔬菜遍布全国、走向世界。要加快洛门蔬菜批发市场建设,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寿光等地区的蔬菜产品之所以发展快,而且在全国有名,关键靠蔬菜批发市场的带动。因此,有关部门要加快洛门蔬菜批发市场工程建设进度,力争早日完工,发挥作用。同时,要加强对现有市场的改扩建、升级改造和市场管理,消除不正当竞争行为,形成良好的市场秩序,为蔬菜营销创建良好的服务环境。要强化品牌意识、质量意识,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绿色消费已成为时尚,国际国内部分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已经制订了农产品准入规则,我们要根据这一趋势,在提高产品质量和创品牌上下功夫,根据市场需求发展适销对路、耐贮耐运的名优品牌,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包装意识、品牌意识,按照优质化、品牌化、标准化的要求,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蔬菜,逐步推广精菜、净菜上市,打出武山蔬菜的品牌。要发展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实现加工增值,以加工促销售。实践证明,哪个地方的蔬菜加工企业规模大、数量多、起步早,哪个地方的蔬菜产业就发展好、效益好。因此,多层次、多渠道发展龙头加工企业,发展订单蔬菜,是搞好蔬菜营销、提高蔬菜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环节,也是今后发展的方向,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蔬菜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抓好企业建设、技术升级改造和规模扩张,做好深加工、精加工这篇“大文章”,用加工来促进蔬菜销售。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宣传,进一步提高武山蔬菜的知名度。蔬菜销量的增加,除了靠内在的质量和基地的规模外,宣传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今后,我们要采取召开蔬菜销售联谊会、网络宣传、网上销售和邀请新闻媒体来县上采访考察、宣传报道等各种有效形式,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武山蔬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扩大武山蔬菜的市场占有率。三要加强领导,搞好服务,为蔬菜营销工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蔬菜营销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能否把这项工作做好,关键在于组织、在于领导、在于服务,各有关部门要对今后的蔬菜营销工作投入足够精力,切实加强领导,搞好服务,做好组织协调。要明确责任、落实任务。抓规划、抓调度、抓落实、抓进度,对营销队伍壮大、加工企业发展、市场管理、绿色基地建设和品牌申报等环节各负其责,一抓到底。要转变作风、提升效能。千方百计为菜农和蔬菜营销组织排忧解难、提供便利,让群众干得舒心、放心、称心,为做大做强蔬菜营销工作创造优质的服务环境。要搞好配合、形成合力。各有关部门要围绕蔬菜营销,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作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努力形成发展合力,为打造西部蔬菜强县、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座谈会后,县上组织参会人员参观了蔬菜博览会展馆。(通讯员 王兵强)

副县长张庆元主持会议

企业负责人发言

企业负责人发言

企业负责人发言

参观展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