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北顺
——省委办公厅帮扶武山贫困村侧记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暖暖的春阳照得武山县马力镇北顺村连片的大棚熠熠生辉,一座座的塑料大棚里,各类蔬菜鲜翠欲滴,散发着浓浓的馨香。
“以后咱们成了好亲戚,是一家人了,你在生产生活上的困难我们会想一切办法帮助你解决。”在暖意融融的大棚里,省委办公厅帮扶组干部紧握贫困户包卯定的手动情地说。亲切的交谈,温暖的鼓励,紧紧地把党和群众的心连在了一起。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北顺村来了很多远道而来的“客人”,在村头巷尾、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与农民群众认亲戚、交朋友,认真落实“联村联户、为民富民”的好方针、好政策,实地察访村情民意,和各自认领的“穷亲戚”们一起努力,引导村民学习知识、掌握技术,支持村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展优势主导产业,为致富奔小康共同想办法、找出路、解难题、办实事、办好事。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犹如浩荡的春风,吹暖了武山县的山山峁峁,也鼓起了北顺村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希望。
北顺村位于马力镇西端的龙川河畔,全村有4个自然村11个村民小组663户3169人,耕地总面积5257亩,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260元。现有贫困户405户1995人,占总人口的62%,其中特困户103户367人。近年来,北顺村利用自然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已建成日光温室972座2000亩,塑料大棚600座480亩,总面积达到2480亩,成为武山县特色鲜明、产销一体、设施完善、技术成熟、初具规模的北顺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
“省上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让乡亲们多了一份期盼和希望。没想到这么快,家里真的来了这么多的‘亲戚’。”村民包腊定心情激动地说。

在与帮扶组探讨促进发展的座谈会上,老党员包家树提出,近些年蔬菜产业已经发展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但是蔬菜园区的供水还跟不上,他提议再建2眼机井解决园区用水难题。市人大代表本桂芳为北顺村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她认为北顺村基础设施建设还跟不上,成为发展蔬菜产业的瓶颈,一定要抓住政策叠加的机遇,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水平施工,早日完成蔬菜产业园区道路的修建。群众代表包乾童是一位村级农技员,多年来一直亲历着北顺蔬菜产业的发展,他期待着能对他们村级农技人员进行更高层次的专业培训,掌握科学的蔬菜种植技术,帮助菜农防治蔬菜病虫害,提高种植科技含量。
座谈会上,参会人员踊跃发言,对北顺发展具体问题展开热议,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因为他们看到了希望,存在已久的难题有望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予以解决,期盼已久的事情很快将变成现实。有希望就有信心,有信心就有动力,有动力就能致富。
和帮扶工作组的“亲戚”唠完家常后,村民洪满定高兴地说:“干部心里装着咱们老百姓,我们非常高兴,再大的困难也不怕,我们一定在党的好政策的帮助下,早一天过上好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