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交通运输工作暨农村公路建设现场会系列报道之二:
实地观摩武山县农村公路建设情况

5月26日,副市长雷鸣、市政协副主席王凤保、市政府副秘书长杨胜利、市交通局等市直相关单位负责人及各县区分管领导、交通局长、运管所长、公路站长共计130多人,在武山县委书记温利平、副县长李晓东的陪同下,先后深入山丹、鸳鸯、高楼、马力等乡镇,现场观摩了丁门至高尧通乡油路、付门至曳兵通畅工程,沿途参观了车川通村水泥路、天定高速公路广武坡隧道、鸳鸯至2号桥通畅工程、木梯寺旅游产业路、四门至马力通乡油路、马力至榜沙通畅工程、关庄至王磨通畅工程、漆庄、任门、魏沟通村水泥路,并通过听取副县长李晓东和县交通局相关人员的汇报,就武山县农村公路建设从加强基础建设、做好规划编制、创新机制体制、保障工程质量、规范道路管护等方面所做的具体工作和取得的显著成效进行了详细了解。

近年来,武山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搞好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基础工作,以实现“全县道路网络化、通乡道路柏油化、通村道路水泥化、村内巷道全硬化”为目标,抓规划,建机制,提质量,重管护,大力实施通乡、通达、通畅和“双通”工程,初步形成了以国、省、县道为主框架,通乡公路为枢纽,通村公路为补充的“四纵四横”公路交通网络,农村公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865公里,其中,各类通村道路567条2414公里,乡镇、行政村通公路率达到100%。其中,“双通”工程279条668公里;通达工程166条495公里;通畅工程26条115公里;通乡油路6条146公里,同时,全县235个村700多公里村庄道路实现硬化。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武山县采取的主要做法是:一是抓规划,提升农村公路建设水平;二是抓机制,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实施;三是抓质量,打造农村公路建设精品;四是抓管护,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总体的体会是:建设好农村公路,规划是基础,投入是关键,质量是核心,管护是保证,只有把解民忧、帮民富作为农村公路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实施农村公路建设,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有改革发展带来的成果,才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有力的交通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