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庚寅)年甘肃省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
暨第21届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上海宣传推介会侧记

5月25日,在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天水备受国内外众多媒体关注。在此间召开的2010(庚寅)年甘肃省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21届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宣传推介会,有60多家媒体的80多位记者到场,气氛热烈。

在世博广阔的平台上,天水作为中华人文始祖的故里,媒体的关注不仅集中在即将于6月22日举行的2010(庚寅)年甘肃省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暨第21届中国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上,还延展到天水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天水在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的产业发展重点、天水在世博会期间的相关推介活动、天水的旅游景点、旅游线路以及怎么看待前段时间关于李白故里之争等,都成为热点话题。
毫无疑问,这是宣传天水、推介天水的一个大好时机,同时也显示了天水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它独特的文化魅力。宣传推介会前,中共天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光庆,市委常委、副市长郭奇若,被媒体包围,分别接受了媒体的采访;在推介会上,又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新闻晚报》记者问,天水在实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中的产业重点是什么?市委常委、副市长郭奇若介绍说,一是突出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建设华天电子、星火机械、长城电器三大产业园和高新技术创新创业园,把天水打造成为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先进装备制造业聚集城市;二是积极发展特色农业。按照“南林、北果、东牧、西菜”的农业产业布局,做大做强林果、蔬菜、畜牧三大主导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三是培育壮大旅游产业。重点开发建设以天水伏羲庙为主的寻根祭祖精品旅游线;以宝天高速公路为通道百里生态旅游线;以麦积山石窟等为重点的百里石窟艺术旅游线;以天水农业高新园区为依托的高新农业观光旅游等八条精品旅游走廊,促进旅游业大发展。
《新民晚报》记者就如何看待前段时间关于李白故里之争向王光庆部长提问,王光庆部长说,这说明大家都非常关心甘肃、关心天水和天水的历史文化名人。这次争论是由著名评论家雷达先生的一篇文章引发的,我个人认为,雷达先生的文章有两层意思:一是故里是什么意思,他认为是故乡,家乡,原籍;二是如何认定一个人的故里,这里也有两点,第一点是本人在相关文字中的表述,如李白,他在自己的诗文中都曾经说过自己的故里是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第二点是历史教科书的记载,关于李白故里,我们在小学课本里就学过了。所以,关于李白故里在哪里,我们从来不争。
就《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关于天水举办伏羲文化旅游节,是不是赶时髦、跟风的问题,市委常委、副市长郭奇若说,不是赶时髦、也不是跟风,天水自古以来就有民间祭祀伏羲和官方祭祀伏羲的习俗,自1988年恢复公祭伏羲大典以来,天水已成功举办了二十届伏羲祭典,成为甘肃和天水重要的对外文化品牌,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华人来天水祭拜先祖,使天水成为中华儿女寻根祭祖的圣地。2005年,经省政府批准,将公祭伏羲大典升格为省级公祭。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已发展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因此,举办公祭伏羲大典暨伏羲文化旅游节,是弘扬、宣传、推介伏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是将天水打造成为“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的有效形式;公祭伏羲,是我们的责任。
宣传推介会后,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副总裁何建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天水确实是一个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巨大发展潜力的城市,我们非常想去天水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