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贷款难、融资难是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了破解这一难题,增强融资能力,加大金融单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投入,2007年4月4日,县委副书记、县长刘长江,县委常委、副县长高翔宇深入县内各金融单位进行广泛调研,并召开座谈会,就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搞活金融机制,建立县域经济发展的融资平台进行了深入研究。

在调研中刘长江县长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要求:
一、认真学习,深入研究,为县域经济发展当好参谋。如何搞活金融机制,使金融单位大力支持“三农”工作、新农村建设和县域发展,中央、省、市都出台了新的政策,各金融单位要认真学习,及时了解和掌握现代金融知识,深入研究国家金融政策,为县域经济发展当好参谋。
二、抓住机遇,扩大信贷,提高金融业服务县域经济的水平。今年,县委、县政府在发展经济上有大的举措,农业上,县财政计划拿出300多万元用于农业,新发展蔬菜1万亩,硬化30个村的巷道,实施饮水安全项目,争取1000万的扶贫贴息贷款发展养殖业等;工业上,重点是抓好企业家的培训,搞好工业产品、蔬菜、食品的营销,建立企业发展的融资平台;城市建设上,总投资达1.8亿元,全面实施北扩东延工程,加快渭北住宅小区开发。同时,实施天定高速公路建设、响河沟灾害治理和二分库库区改造等重点项目,为各金融单位提供贷款创造了条件。金融部门要调整信贷营销策略和重点,充分发挥网点优势,抓住武山发展的机遇,努力扩大信贷投放总量,实现金融与地方发展的双赢。
三、加强合作,增强互信,建立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一是建立中小企业投融资担保中心,立足武山县情,创新机制,建立中小企业投融资担保中心,打造企业融资的平台,有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二是建立银政、银企合作机制。今后,每季度由财政部门牵头,组织开展一次银政座谈会,加强银政沟通与合作。要建立银企合作机制,邀请金融单位的专家加强对企业家的培训,使之了解掌握银行信贷政策,规范经营,促进银企合作。三是建立信用体系,营造诚信武山的良好金融生态环境。要加强征信、担保和中介服务制度建设,高度重视整顿金融市场秩序工作,采取多部门联合行动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综合治理,维护金融机构合法权益。从诚信个人、诚信社区、诚信企业、诚信社会、诚信政府抓起,扎实推进“诚信武山”建设。要加强舆论宣传和监督,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维护诚信,惩治失信的舆论环境。不断提高金融监管能力,提高监管水平,切实维护全县金融稳定与经济安全。
最后,刘长江县长希望金融单位发挥好武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的作用,发挥好武山经济社会发展的加油机的作用,发挥好武山经济社会发展的离合器的作用,使金融单位更好地服务于武山经济社会的发展。

县委常委、副县长高翔宇在座谈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