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自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以来,本着让西部计划志愿者“受锻炼、长才干、出成效”的原则,严格按照团中央、团省委下发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方案》和《关于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基层青年工作专项行动的通知》,在省项目办的大力支持和正确指导下,结合我市实际,从思想、工作、生活等多方面入手,提升志愿者的整体素质,同时力求在日常生活、学习、安全等方面为志愿者提供应有的便利,让志愿者能够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服务基层的工作中去。
多级共管,凝心织密“一张网”
由团市委、市人社、教育、财政牵头,各县(区)团委及基层有关单位配合,形成市、县、乡“三级统筹”管理体制,认真做好西部计划志愿者岗前培训,定期召开座谈会,及时了解志愿者需求、解决困难,切实将西部计划志愿者打造成为服务天水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

按需设岗,聚力下活“一盘棋”
为切实发挥好西部计划者志愿者的专业和特长优势,按照“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尽其才”的原则,市、县两级项目办通过招考前与基层服务单位积极对接沟通,充分了解服务单位用人需求,招考后岗前培训时为每位志愿者做岗位介绍和个人情况分析。最终,坚持属地化派遣到岗的原则,并结合志愿者在法律、农业、教育、卫生与健康等方面的专业特长,将他们安排到乡村教育、服务乡村建设、健康乡村、基层青年工作、乡村社会治理等岗位上工作。

优化制度,潜心用好“一把尺”
落实服务单位管理责任机制,抓好西部计划志愿者年度考核,明确项目办、服务单位、志愿者三方责任和义务,采取座谈、不定时走访、电话访谈等方式同服务单位对接,及时了解志愿者工作情况,使西部计划志愿者在服务期间由“配角”变为“主角”、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

加强保障,拧紧干劲“一股绳”
志愿者派遣到岗后,各县(区)项目办积极对接服务单位,及时为志愿者购买商业保险、缴纳社保,并签订三方协议和安全承诺书。严格落实西部计划志愿者在岗情况和安全事故月报告制度,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定期调度专项资金,保障项目资金高效到位。同时,认真做好了服务期满志愿者的考核安置工作,为志愿者“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闻来源:共青团天水市委 转载:马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