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天水市立足资源禀赋和乡村产业发展优势,深入实施品牌强农战略,着力打造“甘味”品牌矩阵,推动“甘味”品牌建设由“树品牌”向“扩市场”转变,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不断取得新进步,呈现出政策体系完善、农产品品质提升、“甘味”品牌创建和营销渠道拓展持续向好的良好态势,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抓政策扶持,建立激励引导机制。聚焦“甘味”品牌建设,及时召开全市“甘味”品牌建设工作推进会,制定了《天水市“甘味出陇”工作实施方案》《天水市“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奖补办法》《天水市“甘味”品牌建设实施方案(2023—2025年)》等政策,利用衔接资金、涉农整合资金、省级龙头企业奖补资金等,加大对优势企业、链主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有效调动了新型经营主体品牌创建积极性,推动了全市农业品牌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目前已在天水南站、天水火车站、麦积山大景区等地建设“甘味”品牌专区专柜门店28个。
抓绿色生产,夯实品牌建设基础。坚持优质、绿色、生态、安全导向,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制修订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全市果品、蔬菜、中药材标准化生产面积分别达到158万亩、85.5万亩和15万亩。武山县进入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县、全国首批设施蔬菜标准园创建县,甘谷县进入国家级辣椒、韭菜、大葱标准化示范县。实施了秦安苹果、秦州大樱桃、麦积花椒、天水花牛苹果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共争取中央奖补资金700万元。甘谷辣椒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甘谷花椒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
抓质量监管,增强品牌公信力。坚持“产出来”“管出来”两手抓,不断加强“三品一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推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管理,持续强化源头监管、证后监管和质量安全追溯。秦州区创建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武山县、麦积区创建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市有325家主体纳入国家级、254家主体纳入省级监管追溯平台,所有“三品一标”生产经营主体全部纳入国家追溯平台。
抓宣传推介,提升品牌知名度。建成省外农产品直销店62个,覆盖北上广、长三角、珠三角等20多个省市和地区,花牛苹果、浓缩苹果汁、秦安蜜桃等农产品出口印度、马来西亚、美国、新加坡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时,积极组织“甘味”农产品生产企业代表参加招商引资和“甘味出陇出海”等宣传推介活动,组织天水禾润源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随团赴新加坡、韩国签订水果、蔬菜、花椒销售协议,开启天水“甘味”农产品组团外销新征程。
抓冷链设施,保障农产品品质。坚持把冷链设施建设作为保障农产品品质的基础工作,累计建成冷链物流设施1178座115.37万吨,认定农产品产地冷链集配中心5个。聚焦产业重点区、田头交易场、分级储藏库,因地制宜建设产地冷链设施,重点引导经营主体建设“田头库”,实现产地供给增加“收储”、市场需求加大“投放”,促进农产品增值增效。2024年,我市作为全国唯一地市级参会单位在全国农产品产地冷链物流建设现场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