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对天水“三农”工作新要求,深入实施破局突围加速追赶重铸辉煌专项行动,近日,天水市委农办印发打造现代山地特色农业示范区实施方案,提出推进“九大工程”,构建现代山地特色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到2025年,全市一产增加值年均增长6%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65%;到2030年,一产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保持在6%和8%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75%。
《实施方案》提出,围绕把农业打造成为1.5次产业,大力发展林药、林菌、林畜、林禽、林草等林下经济,提升农业设施化、装备化、智慧化水平。一是推进果品产业迭代升级工程。新改造提升老旧果园8万亩、新建防灾减灾设施1.6万亩,抓好秦安等3县区国家苹果产业集群创建,到2025年全市果品面积稳定在230万亩、产量达到296万吨、实现产值128亿元。二是推进蔬菜产业提质增品工程。启动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突出老旧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改造,推动武山县创建国家高原夏菜产业集群,到2025年全市蔬菜面积稳定在115万亩、产量达到280万吨、实现产值106亿元。三是推进畜牧产业扩量增效工程。每年新改扩建规模化养殖场80个,推动甘谷等4县区创建国家甘味生猪产业集群,到2025年全市畜禽饲养量达到1500万头只、肉蛋奶总产量达到25万吨,综合产值达到125亿元。四是推进道地中药材标准化提升工程。到2025年,全市中药材面积稳定在26万亩,产量达到6.2万吨,实现产值17.5亿元。五是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引领带动工程。坚持国家、省、市、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四级联创,抓好秦州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麦积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等产业园区建设,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市级15个。六是推进新型经营主体引培提升工程。开展重点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创建,到2025年全市县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发展到630家、“五有”合作社占比达到70%、家庭农场发展到4200家。七是推进农产品品牌强农富农工程。“三品一标”农产品年增长10%以上,到2025年新培育“甘味”农产品品牌20个。八是推进乡村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今明两年新培育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10家,新增营业收入2000万元以上转规农产品加工企业7家。九是推进农业科技赋能工程。年培育高素质农民2800人、农村实用人才8000人以上、选育具有知识产权农作物新品种10个,2025年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农机总动力达180万千瓦、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1%。
(新闻来源:天水市农业农村局 转载:马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