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张家川县按照“稳面积、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发展定位,认真贯彻落实全市果园改造提升及防灾减灾设施安排部署,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谋划布局,强化经费保障,加大奖补力度,突出技术指导,稳步推进果园改造提升和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全县累计完成果园改造提升3030亩,建设防灾减灾设施315亩。

一、着眼于基地规模化,严把规划设计关。立足标准化基地建设,力争集中连片,规模发展。重点改造提升树龄超过20年、品种老化、腐烂病严重的低产低效苹果园,没有收益或者收益低的核桃园,低产低效花椒园等。坚持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分类施策、稳妥推进,按照老果园现状,对于树龄老化、品种落后、树种不适宜的分类改造,分年安排,分步到位。尤其是对于面积较大的老基地,不搞一刀切,防止果园收入断崖式下降。
二、着眼于布局良种化,严把品种结构关。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在改造中选择发展前景好、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良品种,重点推广瑞香红、烟富6号、烟富8号、维纳斯黄金等苹果品种,苏格、女神、斯坦勒等西梅品种,陇武一号、金权无刺等花椒品种,形成早中晚搭配、名特优齐抓的品种格局,促进品种结构迭代升级。

三、着眼于生产集约化,严把技术推广关。落实市县乡三级联动、线上线下结合的技术培训机制,通过举办果树技能比赛、专题讲座、技术干部蹲点指导的方式,强化技术培训和指导。积极推广宽行省工高效模式,推行省力化、机械化、高效化栽培等先进实用新技术。针对县域果树花期冻害易发问题,在推广果园防雹网、多防棚等防灾减灾设施的同时,配套推广果园防霜加热炉、烟雾发生器等新产品、新装备,开展防雹网增设防霜布试验示范,配合防霜炉加温防冻害模式,千方百计提高防灾设施低温冻害应对能力。
四、着眼于建园标准化,严把改造质量关。严格执行“八统一”改造标准,统一放线打点、统一调运苗木、统一开沟挖坑、统一土壤消毒、统一施肥回填、统一栽植定干、统一浇水覆膜、统一间作套种,做到高起点规划,高规格调苗,高标准建园,高质量改造,确保建一片,活一片,成一片。推广行间统一套种地膜马铃薯、黄豆等作物,既能够压除杂草增加绿肥,又能弥补果园前期经济效益。

五、着眼于项目精准化,严把申报实施关。按照村申报、乡审核、县审定的程序,果业部门指导乡村做好项目谋划和入库工作,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和经费保障,确保改造提升和防灾减灾项目落地实施。规范项目实施程序,对改造提升项目实施质量采取“六验”工作法,即验面积、验苗木、验密度、验施肥、验覆膜、验成活;对防灾减灾项目施工质量采取“五检测”工作法,即检测面积、检测结构、检测材质、检测功能、检测安全性。
六、着眼于资金安全化,严把奖补兑付关。认真安排谋划,用好用活奖补资金,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建园完成后及时启动验收程序,乡村先行自查,县果业部门组织乡村振兴部门、乡镇农业中心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后及时兑付补贴资金。项目资料和报账环节坚持做到“十有”,即有批文、有方案、有公示、有审批、有询价、有票据、有资质、有影像、有签字、有盖章。同时,从严落实公示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确保资金安全阳光运行。

(新闻来源:天水市农业农村局 转载:马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