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秦安县委、县政府在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基础上,坚持把做大做强林果产业作为富民强县的重大战略,以打造现代化高品质特色林果产业强县为目标,以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方向,紧盯特色林果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加大果园改造提升、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工作力度,加快推进林果产业迭代升级,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一、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果园改造基地。按照“政府主导、统一规划、分类施策、成片改造”的思路,对2024年老果园改造土地进行地块摸底,制作矢量图,筛选规划出符合土地属性的地块开展更新改造。在2023年果园更新改造4850亩的基础上,2024年落实衔接资金1710万元,改造提升老旧果园5700亩,其中:以富士苹果为主的乔砧短枝宽行省工高效栽培模式1115亩,蜜桃宽行Y树形支架式等高效栽培模式4585亩。积极发展果农、合作社自筹资金改造提升3000亩(苹果1700亩,桃1300亩),全县共改造果园8700亩,拟打造5个市级示范点。
通过科学规划,高标准打造优质果园示范基地,2023年在魏店镇陈庄村果园改造提升千亩优质蜜桃示范点,果业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指导镇村,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放线、统一栽植的技术规程,开展技术指导服务,进一步提高了新建基地的管理水平,为新建桃园提供了技术支撑,辐射带动全县果品产业进一步提升,为我县果品产业迭代升级做出了示范带动作用。

二、突出多向发力,完善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始终把防灾减灾设施建设作为全县果品产业迭代升级的重点措施,扎实推进果园防灾减灾体系建设。2023年实施果园防雹网建设190亩、花椒防雹网建设200亩,开展多防棚试验示范20亩。实施苹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安装暖风式防霜机设备124台,防霜面积达1170亩。2024年计划建设果园防雹网495亩,加强与中化农业合作,开展生物综合防治早春晚霜冻害试验示范3000亩,进一步降低冻害、霜冻等自然灾害对我县苹果和桃产业的影响,促进我县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经作站、省农科院林果花卉所、天水师院、市果树研究所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为秦安果品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力量。为秦安县老果园改造、防灾减灾设施建设“诊断把脉”,积极探索防灾减灾试验示范,开展早春无人机扰流、暖风式防霜机、多防棚等物理防霜冻技术研究,与中化农业合作,开展生物综合防治早春晚霜冻害试验,更好减轻灾害天气对全县果品产业带来的影响。
三、强化科技赋能,增强林果产业发展后劲。为加快果品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始终把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作为提升林果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来抓,建立高标准苗木繁育基地,为老果园改造提供苗木保障,进一步丰富了果品种质资源,优化了品种结构,增强了产业发展后劲。先后从国内科研院所、桃先进产区引进桃新品种66个,青砧、M26、ZH5等抗重茬苹果矮化砧木6个。配合国家苹果产业技术体系,引进长富2号、烟富6号、烟富8号、瑞香红等苹果新品种12个。建立果树苗木繁育基地51.5亩,新建高标准组培苹果良种繁育基地120亩、桃品种果园5个,高标准打造千亩优质蜜桃示范基地2处,切实为林果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开展培训指导,打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依托“秦安果业讲堂”平台,邀请科研院所、科技特派团教授专家开展技术培训和实地指导,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已开展技术培训2期,培训农技人员和果农0.15万余人(次),线上浏览、观看人次达13万人(次)。充分利用秦安果业微讲堂,发布“老程教您剪桃树”“老徐教您剪桃树”“王工教您剪桃树”等系列短视频7期,为全县果园改造提升培养一批技术能人。
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根据秦安县实际,提出《秦安县桃树重茬建园技术》《桃树连作障碍解决技术规程》,为全县重茬建园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技术指导。中国农业大学、国家桃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实验站,计划为苹果、桃种植合作社等3个经营主体制定企业标准,进一步提升果园的产量和质量,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五、细化工作流程,推进奖补项目快速实施。一是制定方案。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立足我县果品产业发展实际,结合省现代丝路寒旱果品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要求,制定了程序简单、操作性强的《秦安县果园更新改造和提质增效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秦安县果园防灾减灾设施建设补贴方案(试行)》。二是摸底调查。各镇按照《秦安县果园更新改造及提质增效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秦安县果园防灾减灾设施建设补贴方案(试行)》要求,全面摸底,确定改造主体、地点、模式、面积。三是组织申报。由种植村、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向所在村镇自行申报、经镇初核上报县业务主管部门评估复核、县乡村振兴局按程序纳入衔接资金项目库。四是组织实施。列入年度补贴资金计划的项目,采用主管部门统一或单个农户(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分散实施的办法实施。统一实施的项目严格按照招投标或政府采购程序由主管部门负责物资采购,镇村负责面积核实及物资发放;分散实施的项目可采用先建后补的方式,前期补贴项目资金的50%,验收合格后再补贴项目资金的50%。五是县级验收。由县农业农村、财政、乡村振兴、林草、果业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验收组,按照实施方案标准和要求进行核查验收。六是及时总结。项目验收合格后,由县主管部门及时对项目工作的开展进行全面总结,总结成绩,查找不足。同时将取得的成效纳入各镇农业农村绩效考核范围。
(新闻来源:天水市农业农村局 转载:马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