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站位立项 高标准实施 高质量督改 着力打造优秀审计项目
——天水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政策落实和资金专项审计荣获全省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
在2月4日召开的2024年全省审计工作会议上,由天水市审计局组织实施的全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政策落实和资金专项审计项目被甘肃省审计厅评为2023年度全省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得到表彰。获此殊荣的项目,全省共10个,其中市州审计机关实施项目共3个。
高站位立项组织实施。2022年,市审计局党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甘肃省强化党建引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升计划的通知》精神,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将全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政策落实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列入2022年度全市重点审计项目计划,于2022年8月至9月,组织市县两级审计机关30余人开展了专项审计。市审计局按照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工作方案、统一时间步骤、统一标准口径、统一审计报告、统一问题处理原则的思路,采取“上审下”和“交叉审”相结合的方式,由市审计局农业农村审计科对麦积区进行审计,秦州区、甘谷县等6个县(区)交叉互审,市审计局统一调度,汇总审计结果,撰写审计报告。
高标准加强质量管控。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二十字方针,严格审计现场质量控制。一是加强责任落实。坚持落实审计组分工制度、问题清单制度、问题研判制度,层层压实责任,层层审核把关,确保审计质量。二是加强工作调度。坚持每周通过钉钉视频会议进行调度,并于审计中期面对面听取各审计组工作汇报,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同时促进互学互鉴,集思广益,统一问题定性、统一问题处理,进一步推动工作高质量开展。三是加强现场督查。由局领导带队多次深入审计项目一线督促指导,及时纠偏,推动边审边改,确保了“审是手段、帮是重点、促是目标”的有力实现。
高层次促进成果转化。针对审计发现问题,市审计局对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综合分析,提出建议,撰写《审计报告》《审计专报》《审计要情》《审计信息》31篇,及时报送市委审计委员会和相关主管部门。市委书记、市委审计委员会主任冯文戈,市委副书记、巿长、市委审计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先等领导先后7次做出批示,督促各责任单位高度重视审计查出问题,压实整改责任,加强协调联动,推动查问题、抓整改同完善制度、促进管理、深化改革有机融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各县区和有关部门按照领导批示,强化整改责任和措施落实,确保整改见底清零,并完善制度,健全长效机制,实现了审计成果向治理效能的有效转化。据不完全统计,市直有关部门和各县区出台、修订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积累资金管理办法》等各类制度共88项,充分发挥了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高质量推进问题整改。针对审计查出问题,市委、市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审计整改推进会议,通报情况,督促整改。市委审计办、市审计局通过现场督查、电话督促、函件督办等措施推进审计整改落实。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落实整改机制,压实主体责任,细化整改措施,强力推进审计问题整改落实,审计整改成效显著。截至2023年12月,该项审计共查出问题4个方面53类270个具体问题,已整改到位266个,分阶段整改问题4个,整改率98.52%。一是保障和改善了民生。据统计,通过审计整改,全市共落实财政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4409.3万元,收回入股资金183万元、村集体收益资金988.12万元,通过盘活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33.39万元,清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重复2950人。二是促进了政策落实。各责任单位围绕审计整改推动了中央和省市相关政策和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针对“部分县区未按要求统一编制区域发展规划”问题,按规定统一编制了县(区)区域发展规划,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针对“部分县区未落实财政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问题,相关县区政府积极筹措资金,按要求落实村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资金2200万元。三是防范了风险。通过审计整改,挽回村集体损失资金4431.23万元。针对“村级财务未实行独立核算”“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核算不规范”问题,全市共督促登记入账和录入“三资”监管平台各类扶贫资产962069.65万元,乡镇、村委会划拨股份经济合作社资金400.08万元,调账处理33049.59万元,归还原资金渠道166.9万元。四是强化了纪律约束。有关责任单位通过加强培训、严肃问责、制度建设等举措堵塞管理漏洞,认真整改违反财经纪律问题。此次专项审计移送市纪委监委问题线索12条,截至目前,市纪委监委对移送问题线索全部办结,其中,立案调查6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人,组织处理44人,向有关单位下发纪检监察建议书5份。
(新闻来源:天水市审计局 转载: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