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天水市农业农村部门以“三抓三促”行动为引领,抢抓春季有利时机,加力推进果园改造提升各项工作,今年确定的大部分实施区域已完成春季阶段改造提升任务。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改造提升面积3.057万亩,其中挖改面积2.613万亩,高接换优面积0.444万亩,占年度任务2.0万亩的151.5%。
一、精心组织,强力推进。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持续靠实工作责任,强化协作配合,紧盯目标任务,狠抓措施落实,深入推进果园改造提升工作。市、县区采取召开现场推进会、技术指导培训等方式,激发实施主体推进果园改造的积极性主动性,营造了比学赶超、加力推进的良好局面。市上及时调度通报工作进展,总结经验做法,协调解决存在的困难问题。各县区抢抓有利时机,实行包片抓点,精心组织实施,全力促推工作开展。全市果园改造提升工作进展快、效果好。

二、抓点示范,引领带动。坚持集中办点、示范带动,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开展果园改造提升示范点创建,引领带动果园改造提升全面开展。22个示范点中,20个示范点已全面完成改造提升,占示范点总数的90.91%,累计改造提升面积8348亩,占示范点面积8798亩的94.89%。麦积区花牛镇马家湾果园改造提升示范点坚持统一实施、统一栽植优良苗木,大力推行宽行机械化省工省力栽培模式。甘谷县大石镇、谢家湾乡示范点,利用村办合作社农机专业服务队,采取“专班+专业队+群众”模式,做到“四个统一”(统一谋划调度、统一品种规格、统一标准栽植、统一田间管理),实现了进度同步、质量保证、辐射带动的效果。
三、加强宣传,注重培训。坚持把宣讲果园改造提升奖补政策与开展技术培训相结合,把线上培训与线下培训相结合,把理论培训与实地指导相结合,深入解读果园改造提升奖补政策,详细讲解果园改造提升技术,激发了果品生产企业、合作社和广大果农参与果园改造提升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累计举办培训146期4.889万人次,其中线上参训3.6万人次。邀请国家苹果、桃产业技术体系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国内知名果品专家来我市进行培训指导,解决技术难题。市县果园改造提升专家组及服务队下沉乡镇、村组、基地,分区域、分层次举办技术培训,指导开展果园改造提升。

四、立足优势,突出特色。在全市推进以苹果为主的果园改造提升工作总体部署下,各县区根据各自果业发展优势,突出县域特色,大力推进果园改造提升工作。秦州区立足实际,侧重开展大樱桃果园改造提升;麦积区在深入推进花牛苹果改造提升的同时,也将葡萄纳入奖补范围,在新阳镇、社棠镇等葡萄种植重点乡镇,择优引进新优品种,推行葡萄新优品种V行架、棚架宽行栽培模式;秦安县将蜜桃纳入改造范围,创建蜜桃改造提升示范点,积极推行蜜桃宽行Y树形支架式等高效栽培模式,扩大蜜桃栽培面积。

五、严格把关,确保质量。充分发挥市县两级专家组和服务队职能作用,狠抓技术培训,解答疑难问题。严把苗木品种质量、开挖整地、土壤改良、栽植浇水覆膜、后期管护等各道关口,保证果园改造提升质量。市农业农村局已开展全市改造提升工作调度11次,印发通报5次。在全市第一季度乡镇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督查考评中,对果园改造提升工作进行了抽查督导。秦安县在魏店镇陈庄村果园改造提升千亩优质蜜桃示范点,采用统一规划、统一放线、统一栽植的技术措施,规范建设质量。麦积区坚持“户户有技术明白人、十亩有带头人、百亩有示范户、千亩有土专家”,紧盯果园改造各个环节,规范技术流程,严把技术标准,狠抓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改一亩活一亩、建一片成一片。
(新闻来源:天水市农业农村局 转载: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