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选出一个天水文化特色的标志
确实很难说哪一个可以代表天水文化的全部
伏羲女娲的起源和祭祀
大地湾遗址
玉泉观和南郭寺的教苑宗风
不胜枚举······
但千百年来天水的历史文化和人文足迹中
大大小小的石窟
也在这片土地上扮演起了最好的讲述者

它们大小不一 新老交织
千百年来绵延不绝
形成了“天水百里石窟走廊”
诉说着天水走过的历史盛衰和岁月枯荣
有“东方雕塑博物馆”的美轮美奂
也有悬崖绝壁上的北魏与盛唐
流传千百年的神话故事与人间百态
记录在这一个个神秘的洞窟之内

麦积山石窟
天水最具代表性的风景区麦积山景区内,“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麦积山石窟已在此伫立千年。麦积山石窟的艺术特点是以其精美的泥塑驰名中外。如果说甘肃另一个四大石窟之一的莫高窟是一个画展,那么麦积山石窟则是一座巨大的雕塑馆——各种姿态、造型、大小的泥塑和洞窟盘踞了麦积山表面近一半的面积,其整体规模和现存泥塑体量在国内石窟中领袖群伦,是名副其实的“东方雕塑艺术馆”。

石窟故事
性情温顺、为人宽厚的西魏皇后乙弗氏因皇帝元宝炬惧怕柔然侵犯,在娶了柔然公主后被废黜,乙弗氏被迫在麦积山出家,但最终为家国安定而被逼自尽,其子为纪念她深明大义、忠贞不屈的品格,为她在麦积山开凿了一个流传千古的石窟墓(麦积山第43窟),也是天水大型秦腔话剧《麦积圣歌》的故事原型。

水帘洞石窟
水帘洞石窟群位于天水武山县洛门镇鲁班峡中,是始建于十六国后秦,经北魏、北周、隋唐及以后历代不断的修建而闻名陇上,水帘洞石窟群的整体规模在渭水流域仅次于麦积山石窟。水帘洞最大的艺术特色是把印度佛教曼陀罗艺术元素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福、禄、寿、喜、财”等吉祥寓意和元素做了充分的融合与演变。水帘洞的石窟群载体丰富,形式多样,舍利塔、碑文、壁画应有尽有,尤其是拉稍寺摩崖大佛石雕为亚洲最大的摩崖雕像,悠久的佛教艺术特色在这里得到了全面体现。

石窟故事
水帘洞石窟群文化可谓是承上启下、中西合璧,石窟内无论是壁画还是雕塑、石刻等,均可见莲花、火焰、飞天、瑞兽、舍利塔等这些从印度传播而至的佛教艺术题材,在中国传统文化理念的影响下,在历史的脚步中逐渐结合了本土题材,综合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审美情趣。随着宗教的演变合流,中国的儒家思想也融入到石窟群的文化载体中,拉梢寺摩崖题记“愿天下和平,四海安乐,众生与天地久长,周祚与日月俱永”即是对此最好的证明。

木梯寺石窟
在天水武山县马力乡杨家坪榜沙河边,一座寺院依山建造,相传人们只能以一架木梯才能进入绝壁之上的寺院,故名“木梯寺”。这座北魏始建的佛刹经过唐、宋等各朝代的增建,存有石佛、窟龛、佛造像、壁画等各类历史遗存。木梯寺碉饰风格多样,具有明显的魏、唐、宋艺术特点,其中宋代历史遗存为全寺最精华所在,木梯寺石窟也以可观的规模和突出的文化特色,成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石窟故事
据《神骥腾飞》记载:清朝乾隆年间,木梯寺脚下的杨坪村青年学子杨廷栋,在乡试将近前的某一午夜时分见到两位神仙在空中路过,一个说“贵人”,一个说“八斧头”。杨廷栋以为不祥,便有罢考之意。入夜梦中见一仙人自称“吕洞宾”入室对他说:“如学业精进,有缘于皇榜,此试可赴。”醒后他决定去长安参考,果然考上了全省的首个举人,他才醒悟“八府头”寓意(当时全省八府)。自此每逢节日,他必备酒肴香烛去木梯寺吕祖庙(即吕洞宾庙)祭拜。某年正月十五,他进庙一边跪拜奠酒,一边说今天给吕洞宾出个上联,就随口说出“冰冷酒,一点两点三点”。之后某夜,他梦见吕仙翁笑着说:“你出的上联真难啊。”随即说出“丁香花,百头千头万头”的下联,此故事随后传为佳话。

不同的地理环境 不同的历史时期
不同的载物描画 不同的造型姿态
却都讲述着唯一的历史
和天水大地上人们曾经炽热的情感
天水的石窟——记载了千百年的故事
也让这遗留的历史情怀
继续传承千年!

(新闻来源: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 转载: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