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青年联席会议制度”、“就业扶助服务工作站”、“天水市贯彻<甘肃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8—2025年)>实施方案”、“关于做好近期转移就业工作的实施方案”、“争取团中央‘青创10万+’项目资金12万元”……这些关键词,凝聚了天水团市委帮助广大青年加快就业创业的决心。
多年来,团市委一直以服务青年创新创业为重点,探索运用“共青团+”的理念,从工作定位、工作路径、工作痛点等多方面入手,逐渐探索出一套融组织培育、教育培训、项目发展、导师帮带为一体的服务体系,为青年创业者、青年企业家办实事、解难事,做好青年创业者“护航员”的坚强后盾。
“共青团+”助推青年创业的天然优势
“青年是创新创业的主体,而共青团相对于其他部门和组织同青年群体接触更为紧密,更了解他们的具体需求,并能针对这种需求做出较快的回应,这是我们天然的组织优势。”团市委负责人说,“在天水这片秀美的土地上,有着10余万团员青年,也有着10多万个梦想。帮助团员青年们实现梦想,助推天水经济社会发展是团市委一直以来的追求。”
近年来,团市委通过实施“乡村振兴·青春助农”青年创业创新项目、开展“情系劳动者、百企送万岗”主题活动、成立就业扶助服务工作站、与世界500强企业珠海格力电器公司建立青年就业战略协作关系、协调党政机关以及企事业单位为“扬帆计划”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等,努力帮助“想找一份好工作”的大学生获得招聘,帮助那些“我想开个公司”的青年创业者成功创业。
从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农村青年电商培训班到青年创业培训班,从“青春助力脱贫攻坚”招聘会到“青春助力乡村振兴”招聘会,从建立青年电商孵化培育基地到成立青年创业联盟,从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到培养百名青年岗位能手,团市委一直在为实现青年的青春梦想而奋斗。
“在天水,只要你努力拼搏,证明自己具备发展和创新的潜力,你就能得到相对应的支持”,天水青年企业家、国家级创新创业导师王焕文说。
目前,全市共建立共青团就业扶助站12个,青年电商孵化培育及就业创业见习培训基地9个,7个县区已全部成立青年创业联盟,共吸纳会员300多人,为更多青年人在天水创业提供了润土,创造了条件。
“共青团+资源整合”充分发挥桥梁作用
来自甘谷县刘家村的80后小伙刘彦斌,在全国近千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被团中央、农业部评为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同时也是唯一入选的天水籍创业青年。
“团委的兄弟姐妹对我的帮助和鼓励,尤其是在青年创业的扶持政策方面,无异于雪中送炭。”刘彦斌时常来团委的办公地点看望他的老朋友,这句话常挂嘴边。
天水团市委经常主动与发改委、人社局、商务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进行对接,并进行有效的资源共享与整合,把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创新创业政策“翻译”“解读”给青年,实现与他们的沟通“零距离”,充分发挥党政和青年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近年来,团市委联合市人社局、天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就业和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市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及入住机构等单位部门举办各类宣讲会、培训班和招聘会,其中包括青年创业培训班32期,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和农村青年电商培训班7期,累计培训人次近5000人,帮助300多名青年成功创业,协调发放农村青年小额贷款158笔580万元,引导帮助微商、电商新开店铺32家。各县区也陆续开展“青创10万+”青年创业就业培训,主要包括创业经验宣讲、职业技能培训、电商经验分享等内容。
2017年,刘彦斌陆续参加了当年的青年创业培训班和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加上之前在互联网方面的小试牛刀和原始积累,刘彦斌成立了甘肃陇上椒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并率先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了完整、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公司为龙头,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龙体,带动周边农户的项目运作模式,为23名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了致富门路,不仅解决了200余闲散人员的就业问题,还有力促进了村庄的和谐稳定。
“那是人生中最为难忘的一段岁月。”几年之后刘彦斌也意识到,实现当初梦想的最大价值,并不仅仅是为了一门兴趣或一线商机,而是在努力创业的过程中,给当地百姓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多少变化,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多个日常工作岗位,为农户脱贫致富开启了新大门。在这个过程中刘彦斌也与团委、人社、青年企业家协会、银行多方沟通,得到了不同方面的支持。
“共青团+社会”凝聚有力工作力量
团市委按照“社会化”思路,探索建立以共青团组织为核心,以学校团线人员、青年企业家协会为骨干,以就业服务站为外围的组织体系,进而广泛覆盖创业青年,实现工作对象到工作力量的转化。
2020年2月21日,团市委挂牌成立了共青团就业扶助服务工作站,建立了就业帮扶导师团队。工作站以服务青年就业扶助为宗旨,定期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政策咨询、用工需求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实习见习锻炼走进企业等就业扶助实践活动,为全市大中专毕业生、待业青年、农村进城务工青年和建档立卡户未就业群体提供就业帮助,使有转移就业愿望和能力的青年实现转移就业。天水美通进出口贸易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常务副会长杨文静也参加了揭牌仪式。
“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一定要做到三点:个人的努力、可以施展的平台、顺应时代发展的趋势。”杨文静对我们说,“正是这么多年来团市委一系列的利好政策和实打实的扶持,让想干事、想创业的有志青年有足够好的平台可以尽情施展。天水虽然是一个西北小城,但却能够给青年人带来希望和机遇。”
多年来,团市委在组建“创业志愿导师”队伍,实现青年企业家、高校专家学者、农村致富带头人、法律工作者“导师带徒”上下足了功夫,以“项目+导师”的模式,对创业青年进行“把脉问诊”,解决创业青年的“个案”问题。对于杨文静的美通培训学校,天水团市委重点进行了打造。先后由团委主办、美通承办了天水市精准扶贫电商培训班8期;与高校校企合作,为高校开展创新创业培训班1期;为退役军人开展创新创业培训班1期;为返乡创业及创业青年举办创新创业培训班6期。
实现农村青年创业群体“抱团发展”,为农村青年创业凝聚力量,也是“共青团+社会”的实践之一。近年来,团市委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助农”青年创业创新项目大赛、青年创新创业大赛,通过项目竞赛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农村青年树立创业创新意识。同时,携手人行天水市中心支行、兰州银行天水支行,为农村青年创业提供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的帮扶,让创业氛围“星火燎原”。按照《关于实施“青春兴陇”五项工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青年建功行动的实施意见》的相关要求,以培育本土人才兴乡、服务在外人才返乡、动员社会人才下乡为重点,实施“青春兴陇”人才培育行动,大力培育、选树、凝聚一批像杨文静这样的乡村振兴青年人才。
为进一步培养电商带货带头人,市、县区团委同步举行“青春扶贫·能量助农”直播带货活动15场次,推介销售特色农产品100多万元;举办“乡村振兴·能量助农”直播带货活动15场次,推介销售特色农产品80多万元。这是共青团组织青年电商利用网络平台大力宣传推介特色农产品,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在脱贫攻坚一线、乡村振兴一线建功立业,着力培育一批扎根农村、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为建设幸福美好新天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的生动实践。
青年有所呼,天水团市委有所应,
组织与青年在互动中双向奔赴、共同成就。
天河注水,波澜壮阔的创新创业大潮之中,
天水团市委将继续为扬起风帆的青年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