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县融媒体中心9月19日讯(记者 张燕燕 包玉霞 杨彦春 赵超)近年来,武山县强化规划引领,统筹资源要素,动员各方参与,高标准推进乡村示范村建设,着力描绘“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丽乡村画卷。


金秋九月,走进省级示范村建设点武山县四门镇南坪村,绿树成荫,流水潺潺,色彩斑斓的文化墙上展示着南坪村的各个美景,路边整齐的围墙土色土香,孩子们在大树下荡着秋千嬉戏玩耍;休闲广场上,村武术协会主席唐淑媛正在给学员教授武术……这个充满活力与生机的小村庄正以其独特魅力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纷纷前来。四门镇党委书记马广平介绍,今年以来,四门镇按照产业发展的需求和旅游发展的需要,围绕林田、湖草等综合要素进行改造,凸显出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山美、水清、环境好。


距离县城40公里、海拔1840米的武山县杨河镇杨楼村是乡村建设县级示范村。这个地处深山的小村庄,曾经交通闭塞、基础设施匮乏、村民生活条件落后。经过近几年的建设,现在青山环绕、小桥流水,有古树石墙,有凉亭花园,去过后让人流连忘返。


“今年以来,杨河镇依托项目建设,围绕补齐群众急需的、必要的基础设施短板,在村内进行巷道硬化、排水改造、维修水井、新修堤防,并修建便民活动广场、合理规划停车位、安装健身器材,极大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杨河镇副镇长张彩萍介绍,“杨楼村在顺应群众期盼的同时,积极引导动员群众对村庄环境进行自主监督和管理,结合‘一爱一为’志愿服务活动,栽植行道树云杉22公里7500余株,实现了村庄美、村容新的良好局面。”

武山县各乡镇以“一线六圈”城乡振兴行动为契机,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充分利用山水资源、田园风光和农耕文化,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将影响村庄面貌的柴草场、垃圾坑改造成了文化广场,在方便群众的同时凝聚了民心,先后高标准打造了龙台镇马年村、洛门镇蓼阳村、杨河镇杨楼村等一批特色鲜明的高颜值村庄,引领推动乡村旅游实现融合式大发展。目前,武山县启动编制了113个发展类村庄规划,创建了市、县级示范镇各1个,创建省级示范村5个、市级8个、县级12个。

(来源:武山县融媒体中心 转载:陶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