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4日,由天水市渔业工作站从江苏引进的首批3万只长江系中华绒螯蟹苗经火车运输到达我市,从苗种质量看,今年蟹苗个体较大、成活率高、规格整齐。
市渔业站把为广大养殖户开展技术服务、解决养殖生产困难、提高养殖户经济收入作为作风建设年活动“强作风、优服务、抓落实、促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顺应群众期盼、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2022年,省渔业技术推广总站下达我市蟹苗引进项目资金和项目任务,市渔业站组织我市养殖企业、家庭农场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养殖主体开展生态健康养殖模式推广行动、养殖尾水治理模式推广行动、水产养殖用药减量行动、水产种业质量提升行动等“五大行动”,计划创建骨干基地1个,示范带动养殖户3个,实现以稻-渔-蟹综合种养模式试验示范推广,形成300亩生态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在骨干基地和示范基地开展现场咨询、观摩交流、技术培训等活动15场次,培训80人次。实现骨干基地和示范基地尾水达标排放,实现兽药用量同比减少5%以上,配合饲料、新设备和新技术推广使用率达到80%以上。此次蟹苗引进是我市全面贯彻落实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五大行动”、促进我市水产养殖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水产品稳产保供的有力举措,将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我市从2017年引进试验养殖中华绒螯蟹以来,从蟹苗品种选择、引苗时间、苗种规格、养殖方式等方面不断探索,经过多年试验研究,总结出相对稳定的养殖品系和养殖技术,在2021年取得较大成功的基础上,今年扩大了养殖面积,增加了引进数量,为我市水产养殖业绿色健康发展起到积极地促进作用。
(来源:天水市畜牧局 转载: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