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山县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
今年以来,武山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 行动,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发展、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抓手,立足县情实际,创新思路,完善机制,着力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开展。

一、抓组织保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民族进步事业,建立健全民族工作领导机制,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摆在重要位置,定期召开会议,对创建活动进行分析研究,协调解决创建活动中的突出问题。县委常委会专题听取研究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召开了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推进会议,制定下发了任务清单,确定了7个创建示范点,确保了创建工作顺利推进。

二、抓宣传教育。利用多种形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使“三个离不开”的思想深入人心,努力营造各族人民相互尊重、互帮互助的浓厚氛围,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召开了全县第18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启动大会,制定了《武山县第18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实施方案》,各部门、各乡镇以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契机,通过在文化广场、街道两侧路灯灯杆、各单位大门印制宣传板报,以及通过电视、网络、文艺演出等形式大力宣传民族政策法规,加强群众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共印发宣传材料4.3万份,制作展板60多块,受教育群众达4万多人次。进一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进机关、进乡镇、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景区、进连队、进宗教活动场所等“八进”活动深入开展,通过“线上”“线下”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教育,在各族群众中树牢“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共识。

三、抓示范引领。为使创建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全县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借助网络媒体,深度宣传报道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发挥已有示范区、示范单位、教育基地的民族团结进步标兵作用和示范引领作用,今年计划高标准打造城关镇南关社区、城关镇上街村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五七四处、洛门中医院为民族团结示范单位,县城关第五小学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教育基地,形成连点成线、连线成面的创建工作新局面。同时,对已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社区、示范单位和教育基地逐个进行改造提升,大幅度增加以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武山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供稿)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