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日上午,天水日报社全媒体校园记者中心组织60余名小记者走进天水市人防工程宣教体验基地,参观该教育基地的展厅和早期人防工程,即:原天水地区人防指挥所,学习人民防空及应急防灾知识,了解中国人民奋战历史,增强青少年爱国主义热情、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
防空洞是什么?防空洞能做什么?为什么要建设防空洞呢?当年的防空洞是怎么建成的?带着种种疑问,小记者们走进了天水市人防工程宣教体验基地。该基地利用天水市秦州区西湖嘴早期坑道式人防工程和口部管理房建设的人防工程宣教体验基地。

通过讲解,小记者们了解到该宣教基地主要分为展厅和坑道式天水地区人防指挥所两个部分。其中的展厅,通过图文、多媒体和部分人防工程专用设备等方式,展示了我国人防工程建设从“深挖洞、广积粮”时代建造防空洞到现代人防工程的发展历程,了解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时期人防工程的种类、作用、平战结合利用及天水人防工程建设成就等,反映了天水市人防工程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果。其中的坑道式早期人防工程,利用原天水地区人防指挥所修建,南北走向,总建筑面积1645平方米,使用面积1066平方米,自然高差9.8米,防护层厚12--27米,主通道长160米,宽1.5米,高2.25米,内部还原了六七十年代早期人防工程建设和人防指挥场景,其主要的“三防”设施有防护密闭门、滤毒室、风机、洗消等设施设备,主要的指挥生活设施有作战指挥室、人口疏散室、防化防疫室、值班室、休息室、水池、厨房、储藏室等30多个房间。
防空洞里不同的场景建设清楚回顾了新中国历史上人防工程建设发生的大事件与我市人防事业的发展历程,也让小记者们感受到了我国国防力量不断发展强大。“哇……这个是干什么的,怎么用的,这个我知道,是很厉害的……”小记者们的惊呼声不断在防空洞里响起。好奇的问题,一路参观下来源源不断,通过逼真的历史图片、实物模型、模拟现场,让小记者们重温了中国革命的风雨历程、人防发展的艰难进程和现代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小记者们一边观看历史资料、一边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一边在深思、一边有记录。作战会议室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共同喊出“中国领土、不容侵犯”的铮铮誓言,从而激励小记者们铭记历史,懂得珍惜,增强信息,努力学习。

活动最后,部分小记者还分享和重温了自已提前准备的经典红色小故事,他们慷慨激昂的讲述着自已对红色历史和故事的理解、心得、记忆……
本次参观体验活动,通过视觉、听觉和亲身体验的方式,让小记者们直观的感受到新中国和天水市人防工程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果,进一步增强了小记者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提高国防观念和人防意识,从小培养小记者爱国主义情怀,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经典。(马秀兰 杨亚平)
(天水在线编辑: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