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9日,天水市境内长江流域禁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2021年长江禁捕工作座谈会议。市境内长江流域禁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分管领导,秦州区、麦积区禁捕办主任,市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站全体职工共30人参加会议。会议由天水市境内长江流域禁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畜牧兽医局局长王新强同志主持。
会上,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大保护的重要指示讲话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辖区内长江流域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切实做好境内长江流域禁捕相关工作的通知》文件;传达学习了2020年12月22日长江禁捕退捕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畜牧兽医局围绕职责任务做了交流发言,其他成员单位也提交了书面总结报告;与会代表讨论了2021年目标管理责任书有关内容。

会议指出,自2020年禁捕工作启动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把推进长江流域禁捕工作作为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指示精神的重大举措,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要求,各部门坚决扛起境内长江流域禁捕工作责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问题导向,高站位谋划、高标准落实、高效率推进,长江禁捕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公安部门在联合指挥部打击非法捕捞专项整治系列行动同时开展了“两走访三排摸活动”,计划今年在我市长江流域范围安装58个视频监控,强化执法监管能力;市场监管部门在工作中做到了宣传力度大、执法力度大、排查范围大,今年力争实现无企业加工、无线上线下销售、无餐饮供货、无广告宣传“江鱼”行为;畜牧兽医和农业农村部门加强了渔政执法队伍建设,牵头和协调组织部门间联动配合紧密,开展禁捕工作思路清,力度大;人社部门在群众就业创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设置上对长江流域村镇给予了大力支持,计划今年在组建巡护员队伍上有一定的突破;财政部门把长江禁捕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在去年安排禁捕工作经费10万元基础上,今年继续安排10万元;林草部门在实施生态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自然保护地项目争取上积极作为,为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争取项目资金224万元;水务部门把长江禁捕工作纳入河湖长制考核体系,赋予基层河湖长禁捕护渔职责;小陇山林业实验局将长江禁捕工作与森林资源管护、森林防火等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在日常入户宣传和巡查中加入长江禁捕工作任务;秦州珍稀水生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在强化日常巡护管理的同时,对保护区8条河流资源状况进行监测调查,建立保护区资源数据库。全市已经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全年共出动执法车辆120台次、出动执法人员4400多人次,联合开展执法行动42次,检查农贸市场98个、商超536个、餐饮服务单位790个、监测电商平台80个、核查公安部线索3条,共收缴钓杆21支、地笼2个、刺网3个,放归渔获物150余尾。在国家和省级先后5次督查检查、两次考核中,认为我市长江“十年禁渔”工作领导重视、开局良好、措施得力,效果显著,对我市禁捕工作给予肯定。
会议要求,2021年,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认识长江“十年禁渔”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按照“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强基础、顶得住,十年练内功、稳得住”的思路,迎难而上、慎终如始、久久为功,坚定不移推动各项措施落实落地,坚持不懈打好“十年禁渔”持久战,为共抓长江大保护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会议强调,今年我市长江禁捕工作力争在五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在创新宣传方式上有突破。加大宣传范围和力度,创新宣传方式,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和传统宣传相结合的形式,增强宣传效果,提高群众知晓率;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在案件办理数量上有突破。以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三是加强部门联动,在专班运转上有突破。要服从专班工作安排,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责任落实,完善协作联动机制,提升工作效能,强化监督检查,加强行刑衔接,形成执法合力;四是加强执法力量,在巡护队伍建设上有突破。理顺执法体制机制,提升监管能力,设立公益岗位,组建巡护队伍,发挥基层作用;五是加强资金筹措,在项目争取上有突破。各县区、各部门要积极争取省市长江禁捕相关资金和项目,确保长江“十年禁渔”工作正常运转,确保长江禁捕各项任务目标如期完成。
(天水在线编辑:李俊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