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2月1日,由天水市野生动物救助中心救助的一只大鸨在清水县邽山生态园放飞,市县两级野生动物保护工作人员在对大鸨进行伤情检查后,确认状态良好,由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立勋教授,省野生动植物管理局张永泽副局长主持放飞。
这只大鸨是2020年12月18日,由清水县丰望乡一位村民发现,并上报当地林草局,经大家40多天的精心救护,大鸨伤口愈合。

据张立勋教授介绍,大鸨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易危等级,有“鸟类大熊猫”之称,曾经大鸨在我国的种群数量曾经是相当丰富的,经常可见到数十只的大群,但近年来数量已经变得相当稀少,目前总数仅有1000余只。为此,此次救助活动市林业和草原局高度重视,专门请教省上专家前来指导和确认养护情况,派人专门管护。

近年来,随着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的实施,我市的森林面积逐步增加,生态环境有了较大的改善。2020年我市森林面积达到754.66万亩,森林覆盖率36.72%,草原面积244.52万亩,草原植被覆盖度84.02%,湿地面积17.17万亩,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吸引了不少珍稀保护动物来此栖息。今年截止目前,我市林草局共救治32余只野生动物。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大鸨1只,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猕猴、鬣羚、红腹锦鸡、雕鸮等15只,国家“三有”保护野生动物麂子、豹猫、刺猬、白鹭等野生动物16只。且目测在天水湖一侧,在秋冬季也已经形成种群数量不小的稳定过冬候鸟群,真是沙鸥云集、鱼翔浅底,而这也成为了天水市民秋冬日常观赏风景之一。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