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天水市严格按照中央文明办、省文明办有关精神,围绕文明餐桌、文明健康、文明新风等方面,加大公益广告宣传力度,传播抗击疫情正能量,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同时,市文明委将疫情防控期间开展公益广告工作情况纳入对各县区精神文明建设年度考核和文明单位评选复查内容,确保了公益宣传落实到位。

一、推出“天水十条”强化引导。1月下旬,市文明办推出“防控疫情?尊重生命?文明实践 ‘天水十条’”,引导广大市民面对疫情不要恐慌、不要扎堆、佩戴口罩、经常洗手、开窗通风、科学就医、杜绝谣言、拒吃野味、志愿服务、弘扬新风,“天水十条”在市级各类媒体、网站、微信公众号上全面刊播,在所有居民小区通过“大喇叭”循环播报,并印制30万份宣传折页广泛散发,有效地提高了广大市民的自我防护意识,对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做好群防群控起到积极作用。
二、开展“五大战役”凝聚力量。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市文明办及时下发《关于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教育的通知》,要求各县区、各单位坚持教育引导,开展战“疫”公益宣传行动;坚持引领带动,开展战“疫”文明示范行动;坚持广泛参与,开展战“疫”志愿服务行动;坚持弘扬新风,开展战“疫”文明实践行动;坚持凝聚力量,开展战“疫”典型选树行动。全市上下积极响应,迅速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精心组织志愿服务行动,广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为全市疫情联防联控凝聚起强大精神力量。全市共组织677家市级以上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社区参与抗击疫情工作,组织2045个志愿服务组织、7万多名志愿者参与防疫防控。

三、聚集“四个层面”发出倡议。3月初,市文明办联合市市场监管局发出“使用公筷公勺践行餐桌文明”的倡议书,要求全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驻市团体等单位食堂要做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的先行示范者,带头使用公筷公勺,做到“一菜一筷”“一汤一勺”;全市各类餐馆酒店要做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的自觉推动者,设置“文明餐桌”标示牌,主动为客人提供公筷公勺,设置“公筷架”,做好公筷公勺等餐具消毒和场所消毒,确保用餐安全卫生;广大消费者要做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的积极推广者,在外就餐时主动使用公筷公勺,以实际行动向身边亲朋好友宣传使用公筷公勺的好处;家庭和个人要做使用公筷公勺文明用餐的主动践行者,积极推动文明餐桌进家庭。疫情期间,全市共印制倡议书40万份、宣传海报10万份,营造了浓厚的文明用餐氛围。
四、利用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各县区、各单位积极响应市文明办要求,围绕“使用公筷 文明用餐 健康生活”主题,在城市主次干道、商业街区、公共广场、公园景区、街道社区、建筑围挡、影剧院、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宾馆饭店、机关和学校食堂(餐厅)、公交车站、公交车、出租车、长途客车、火车站等公共场所,运用户外广告牌、橱窗、宣传栏、展板、电子显示屏等媒介平台,广泛宣传展示使用公筷公益广告。天水日报、天水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开设“使用公筷 文明用餐 健康生活”专栏进行广泛宣传,形成了上下呼应、同频共振的良好宣传效果。
(天水在线编辑: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