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7年,由天水市文明办组织的“天水好人”评选活动开展以来,共有60人获得“天水好人”荣誉称号,引发社会热议,受到广泛好评。他们当中有各类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他们都很平凡普通,但每个名字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职业分工不同,但都在为社会传递着正能量。日前,2018年第三季度“天水好人”名单正式出炉,陈润明等15位市民榜上有名。天水在线《天水好人 百姓榜样》栏目将继续讲述每一位天水好人的感人故事,集中展示我市公民道德建设领域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进一步营造学好人、做好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助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马嵘,男,中共党员,现任张家川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党支部书记,张家川县张家川镇沟口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自开展精准扶贫行动以来,马嵘同志自觉履行党的群众路线,始终心系帮扶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心系贫困户脱贫致富,沟口村田间地头、农舍乡村,处处留下了他访贫解困、真心为民的身影。

真心实意解民情,因地制宜谋出路。作为单位主要领导,马嵘同志主动肩负起沟口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的重任,在精准扶贫行动动员大会后,第一时间带领抽调工作队员和单位全体职工奔赴沟口村展开工作,怀揣着三问两找,即:问寒问暖问需求,找准优势找出路的工作思路,深入沟口村了解困难群众的家庭情况及生产生活状况。同村两委班子严格筛选,确定贫困户名单,并在全村进行公示。在入户摸底工作中,马嵘同志挨家挨户开展走访活动,与他们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家庭人口、生产生活、经济来源、看病就医情况,耐心解释沟通,宣传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政策,让老百姓明白这项惠民政策的意义,使他们从心理上接纳我们,乐意配合驻村帮扶工作的开展。同时,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及生产作物的特点和全镇总体发展思路制定出了《张家川镇沟口村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了帮扶的工作思路。为下一步更深入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打好了坚实基础。
围绕中心帮困、为民富民办实事。围绕村上确定的发展目标,利用自身的工作实际和人缘关系,帮助该村协调项目资金,加快村内设施产业发展,帮助村民、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所需。一是积极与县水利部门协调联系,争取人畜饮水建设项目,解决了该村312户1456人吃水难的问题,通过多方联系争取,免去了该村12万元的拉水相关费用;二是协助村委会征地3亩,积极争取组织部、发改局、扶贫办等部门为沟口村新建260平方米村综合服务中心楼一栋,他又多方筹集资金3万元为该村新建的综合服务中心购置办公设施和办公用品;三是协助村两委班子征地18亩,完成了该村4组39户异地搬迁项目;四是走访中发现该村5组贫困户马贵亮房屋倒塌无力建房的情况,多方联系争取资金4万元,并协调村委会帮助其新建住房2间45平方米,让他们父子俩在当年入冬前顺利住进了新房;五是“5.19”强降雨发生后,他第一时间进村入户了解灾情,动员县志办全体职工捐款3500元购置化肥50袋送到受灾群众手中,联系民政部门为该村2组房屋倒塌户李建军借了一顶帐篷,让其从危房中及时搬了出来;六是联系县发改委争取通组道路项目1公里,改善了该村1组夏秋多雨季节村民出行的难的问题;七是多次联系邀请农、林、水等部门的技术人员在村上开展技术培训120多人次,协助村两委班子为118户贫困户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590万元,用于贫困户发展养殖业和餐饮业;八是帮助村两委设岗定责,制定村发展规划、村规章制度,党员教育等党建基础管理档案等,为沟口村两委班子建设走向规范化奠定了基础。

真心实意谋发展,为民富民连民心。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马嵘同志坚持与村民打成一片,他始终把“攀穷亲、结农友”作为帮扶的主导思想,及时把党的政策带给帮扶群众,强化思想意识转变,树立生产生活信心,与贫困户悉心交流,深入了解情况,根据帮扶户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重点引导和疏导贫困户面对现实,克服困难,从生活的点滴开始做起,鼓励其尽最大努力早日脱贫,在帮扶户生产中遇到的困难积极给予帮助。在走访中他发现该村3组的丁打吾22岁的儿子患有脑膜炎后遗症,为给儿子治病花去了家里的全部积蓄,他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联系民政部门为其申请了大病困难补助,并帮助患者办了慢性病卡;解决村民纠纷,化解邻里矛盾也是他日常工作的重点,在他的民情日记里记录着该村哪些户之间有纠纷,哪些村民之间有矛盾,在入户走访中他总会把这些户作为重点户,通过他讲解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和法律法规,在他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劝导下好多家庭矛盾,邻里纠纷都迎刃而解了,群众给他起了外号“和事佬”,好多群众有困难有问题都愿意找他解决。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受到帮扶村、帮扶群众的充分认可。
(天水在线编辑:吕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