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水市承担2018年度旱作农业项目顶凌覆膜任务68万亩(清水县12万亩、秦安县6万亩、甘谷县12万亩、武山县13万亩、张家川县9万亩、秦州区10万亩、麦积区6万亩)。今春以来,我市把顶凌覆膜工作作为春季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做到了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截止4月18日今年全市顶凌覆膜任务全面完成,共完成覆膜面积69.02万亩,占任务的101.5%。其中:张家川县完成9.39万亩,占任务的104.33%;秦安县完成6.15万亩,占任务的102.5%;甘谷县完成12.2万亩,占任务的101.67%;麦积区完成6.10万亩,占任务的101.67%;武山县完成13.08万亩,占任务的100.62%;秦州区完成10.1万亩,占任务的101%;清水县完成12.0万亩,占任务的100%。今年全市顶凌覆膜工作的主要特点:

1.强化组织领导,及早开展覆膜工作。根据今年年初降雪较多,早春气温偏高,土壤解冻早,土壤墒情较好的实际情况,我市认真贯彻执行全国和省市关于春耕备耕生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对顶凌覆膜工作及早安排,全面部署。2月10日,在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上,对以顶凌覆膜为重点的春耕生产进行了安排部署,要求各县区做好地膜等物资的采购、发放,抢抓土壤解冻、降水充足有利时机,全面组织群众保质保量完成顶凌覆膜任务,为全年农业丰收奠定基础。2月23日,省农牧厅下发抓好当前春耕备耕生产的紧急通知后,天水市农业局召开局机关及局属单位负责人会议,对全力做好顶凌覆膜配套资金落实、地膜招标采购等工作做了重点安排。在覆膜关键时期,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多次深入覆膜现场督导检查,市、县区农业部门结合“千名农业科技人员服务春耕生产助推产业扶贫活动”活动,组织农技人员服务以顶凌覆膜为重点的春季农业生产,进一步推动了顶凌覆膜各项工作开展。

2.及早科学规划,保证任务面积落实。为了争取工作主动,从2017年夏末秋初,市农技中心组织各县区农技部门,以县区为单位,分区域规划预留地块,并逐乡镇逐村将全部任务规划落实到村,统一造册登记。通过市、县、乡各级的共同努力,在7县区99乡镇1577村,规划顶凌覆膜面积68万亩。规划各类示范点1204个,其中万亩示范点17个、千亩示范点120个、500亩示范点179个。面积科学规划到位,保证了顶凌覆膜工作的顺利进行。

3.落实配套资金,确保配套物资及时到位。春节前,在落实省级旱作农业地膜补助资金的基础上,市农技中心按照市农业局安排,及时与市财政部门衔接,落实市级配套资金218.4万元,并督促各县区从2月上旬开始严格按照物资采购程序,以政府公开招标采购的方式对补助地膜、新型农机具进行了招标采购,确保了今年顶凌覆膜任务的全面开展。全市共落实地膜4160.62吨,占总需量4080吨的101.98%,其中:省级补助到位1309.57吨,市级补助到位172.46吨,农户自筹2678.6吨。

4.充分发挥覆膜机具作用,提高覆膜效率。今年顶凌覆膜期间,各县区加大覆膜机具使用力度,投入各类农机具总量达到28271台,其中:人力起垄机24697台、机械牵引起垄覆膜一体机300台、旋耕机及配套拖拉机3274台(套)。同时,市、县区派出技术人员,强化技术服务,推广集成创新技术,做好起垄覆膜机具调试、保养和维护,加快了覆膜进度,提高了覆膜质量。

5.加强宣传培训,落实技术措施。为了确保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示范推广效果,我们始终把宣传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放在项目实施的首位。结合开展“千名农业科技人员服务春耕生产助推产业扶贫活动”活动,省、市、县、乡四级技术干部深入农户和田间地头,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演示和咨询活动重点宣传培训了全膜双垄沟播栽培、农技农艺有机融合等技术。全市举办培训班237期,召开现场会52场(次),,广播电视讲座189期培训农技人员478人,培训农民14.76万人(次),发放资料10.58万份。由于宣传动员力度大,技术指导服务到位,为顶凌覆膜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天水在线编辑:吕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