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天水新闻>>天水>>正文
天水瑞莲寺施舍腊八粥 市民排队领粥(组图)
(2017/1/5 15:57:52)  来源:天水在线  打印本页

  1月5日,是农历十二月初八,中国的传统节日“腊八节”,也是一个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腊八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而它的来历与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和普及有关。为沿袭佛教这一优良传统,全国很多地方都在腊八节举办施粥活动,引来许多“祈福”的市民。当日,天水瑞莲寺也举行了腊八粥施粥活动,上百市民排队领取腊八粥。

  瑞莲寺,始建于明代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在天水市邮电大楼后的中城奋斗巷内,坐北向南,呈长方形,占地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据秦州志记载:“大城内西北角瑞莲寺,故向指挥私宅,前州牧买为寺,冲虚和尚居之,釜中生青莲故。寺中有藏经楼,藏经最多”。现存古碑一通,为明万历进士中宪大夫太常寺少卿署正卿胡忻撰文。寺内建筑一进三院,依次为门厅,前院天王殿,东边珈蓝殿、西边祖师殿。中院大雄宝殿,东殿为观音殿、西殿为地藏殿。后院为藏经楼,建筑格局完全保留明代建筑风格,古朴典雅,香火绵延至今屡生祥瑞;瑞莲寺周边高楼林立、巷道深幽。它尽管身处城市中心,但仍不失佛教寺院的清净与空灵。在这里,善男信女们仍能够身心摆脱世俗的绊锁,用心灵去触摸着真正的佛国净土。这座用莲花命名的寺院,整个院廓不仅充溢着浓浓的禅意,而且处处散发着清雅和谐的人文气息。

(瑞莲寺正在举行法会)

  “腊八节”从何而来?缘何又成为佛教的节日?

  从先秦起,腊月就是用来庆祝丰收、祭祀祖先和感恩神灵护佑的日子,称为“腊祭”。到南北朝时,由于佛教在中原盛传,受佛教的影响,“腊祭”才固定在腊月初八这一天。

(瑞莲寺)

  腊八祭祀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社会礼仪和风俗,一般在祭祀活动后都要举行各种礼仪活动,如“乡饮酒礼”、“乡射礼”,即集体宴饮活动和体育比赛,是中国传统社会弘扬尊老敬贤、君子风范、社会礼仪的一种手段,也是当时国家树立社会正气的大型礼仪文化活动,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瑞莲寺正在举行法会)

  巧合的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又成为佛教的节日,为“佛成道节”。据佛经记载,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便舍弃王位,出家修道。经六年苦行,于农历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瑞莲寺正在举行法会)

  在那六年苦行中,他每日仅食一麻一麦,以致消瘦乏力,他接受了牧牛女奉献的乳糜(即乳粥),使其恢复了体力。粥因此受到僧人的青睐。据《释氏稽古略》载:“粥名良药,佛所称扬;义冠三种,功标十利。”佛教是一个重视修行的宗教,释迦牟尼通过自己的实证实修,于腊月初八当天证悟成佛,是一个非常殊胜的日子。因此,佛教信众尤为重视腊八节,各地寺院也通过布施腊八粥的形式,来与众生结缘,感恩和回报社会。

(瑞莲寺正在举行法会)

  宋代诗人陆游“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说的是腊八时候的愉快与洒脱。一千多年来,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明百姓,都要做腊八粥。过腊八节、喝腊八粥,能唤起民众对腊八民俗的热爱和追忆,能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民族文化。而佛教寺院则通过腊八布施佛粥的方式,传递佛教悲悯众生、感恩并回报社会、利乐有情的优良传统。

(瑞莲寺正在举行法会)

(瑞莲寺正在举行法会)

(瑞莲寺正在举行法会)

(正在熬制腊八粥)

(正在熬制腊八粥)

(腊八粥)

(腊八粥)

(腊八粥)

(市民排队领粥)

(市民排队领粥)

(市民排队领粥)

(市民排队领粥)

(市民排队领粥)

(市民排队领粥)

(市民排队领粥)

(腊八粥喝起来)

(腊八粥喝起来)

(腊八粥喝起来)

(腊八粥喝起来)

(腊八粥喝起来)

(腊八粥喝起来)

(腊八粥喝起来)

(腊八粥喝起来)

(腊八粥喝起来)

(腊八粥喝起来)

(腊八粥喝起来)

(腊八粥喝起来)

(天水在线小编喝腊八粥)

(天水在线小编喝腊八粥)

(天水在线小编喝腊八粥)

(天水在线小编喝腊八粥)

(天水在线小编喝腊八粥)

(天水在线小编喝腊八粥)

(天水在线小编喝腊八粥)

摄影相关图片
天水有一桌席叫“十三花”(图) 天水在线聚焦胡大村(组图) 面皮是这样“炼”成的!(图) 浆水面是这样“炼”成的(图) 另一种画风的古城天水(图) “大雪”无雪(图) 天水在线向净土寺赠送航拍图 呱呱是这样炼成的(组图) 走进梅江村寻找乡村记忆(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