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沙成塔 汇流成江
——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我市品牌战略和非公经济发展综述

“好产品要想卖出好价钱,仅靠质量远远不够。有了品牌,才有市场。‘海宝’农膜正是我们打开市场的拳头品牌,这都是‘甘肃省名牌产品’这块金字招牌的魅力。”9月14日,在甘肃福雨塑业有限责任公司自动化农膜生产车间,公司总经理李少红指着刚下生产线的农膜喜滋滋地说。
难怪李少红喜上眉梢,福雨公司生产的“海宝”牌农膜先后被评为“全国市场消费者放心品牌”“甘肃省著名商标”“甘肃省名牌产品”“中国农膜行业优秀品牌”,产品远销甘肃、陕西、宁夏、青海、新疆、内蒙、西藏、河北等地,今年前半年公司已实现生产总值1.9亿元。
聚沙成塔,汇流成江。市第六次党代会以来,我市紧紧围绕“商标富企、商标助农、商标兴市”的总体目标,创新机制,丰富载体,多点突破,全面推进,推出了一系列代表天水优势产业、地域特色和城市形象的商标品牌,全力助推非公经济特色崛起,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持。截至目前,全市有非公企业13648户,注册资金442.55亿元,从业人员17.8万人。2016年上半年实现非公经济增加值114.8亿元,非公企业进出口额达10.6亿元,实现税收收入12.76亿元,新增授权专利106项,新增中国驰名商标1件,甘肃省著名商标16件,甘肃名牌产品11个。
在另一民营企业甘肃盛源菊香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采访时,公司办公室主任刘飞给我们一一介绍了公司主要生产经营的“兴馨”牌花椒、花椒芽菜系列产品,该产品在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甘肃省农业博览会上都获得了金奖。刘飞自信地说:“‘兴馨’是甘肃省著名商标,是我们精心打造的品牌,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喜爱,公司实现了产销两旺,今年截至目前已实现销售额6400余万元。”
正如刘飞所说“有‘名’才能叫得响,叫得响才能做得强”。可以看出,通过培育地方特色商标品牌,我市商标富企、商标助农、商标兴市效应已经显现,带动了产业发展,富裕了一方百姓。
“品牌是无形的资产,更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商标的数量和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采访中,市工商局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市六次党代会以来,我市持续提高市场主体商标拥有量。2015年以来,新申请商标369件。建立驰、著、知名商标培育发展数据库,形成有层次、有梯度、循序渐进的滚动发展态势。截至目前,全市现有中国驰名商标15件,甘肃省著名商标116件,国际注册商标3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7个,甘肃省名牌产品77个,名牌产品新增数和保有量均居全省前列。全市有效注册商标数达2212件,占我市商标战略实施“十二五”规划任务数的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