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9日,天水市农业局召开2016年全市农机化暨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市农业局党组书记、逯国文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局长李文俊主持会议。各县区农业、农机局主管领导、农机管理站、监理站、农机化学校、甘谷县农机推广站主要负责人,局属农机各站所班子成员约40参加会议。
会议传达学习了全省农机化暨农机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了“十二五”及2015年农机化工作,分析当前农机化发展面临的形势,并对全市“十三五”及2016年农机化重点工作做出了详细安排部署。对2015年度省级“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和农机安全监理示范岗位标兵颁发了奖牌及证书,签订了2016年农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农机购置补贴实施工作责任书和农机监理工作责任书。

会议指出,“十二五”期间,全市农机化工作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和省农牧厅、省农机局指导支持下,按照“提升装备总量,优化装备结构,扩大作业规模”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加快先进适用农机具引试推广,狠抓农机综合作业示范区建设,全面开展主要作物全程机械化试点,农机装备总量、综合作业水平、社会化服务水平、安全监管水平稳定提升。2015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173.1万千瓦、较“十一五”末增长48.8%,农机作业水平由“十一五”末的13.7%提高到36%、五年净增22.3个百分点。
会议强调, “十三五”时期全市农机化发展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工作大局,结合 “48113”现代农业推进计划和“一十百千”现代农业建设工程实施,按照“增总量、调结构、保质量、降成本、补短板”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加快先进适用农机具引试推广,着力提升农业装备总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扩大农机作业规模,促进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发展。到2020年,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15万千瓦、年均增长4.9%,农机经营收入达到10.2亿元、纯收入达到3.4亿元,年均各增长5%,农机综合水平达到51.6%,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为实现以上发展目标,提出要着力在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优化农机装备、强化政策扶持、加强农机安全监管等四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会议对2016年全市农机化作了安排。2016年全市农机化工作要以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进农机化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服务能力为中心,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加快培育新型农机服务主体,抓好农机作业示范点建设,大力推广先进实用农业机械化技术,着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做好农机深松整地和精准扶贫试点,落实农机安全生产和市场监管措施,全面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监管水平。力争农机总动力达到182万千瓦,农机经营服务总收入达到8.4亿元、纯收入2.8亿元,农机综合作业水平提高到40%,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省、市指标范围之内。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全面落实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认真落实省上100万元防霜机补贴和15万元中药材补贴资金,确保资金使用效益。二是抓好农机作业示范点建设,突出抓好小麦、玉米、马铃薯等作物全程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深松整地作业试点等示范点建设,全面落实武山县200亩苹果生产省级示范点建设任务,力争全市机耕、机播、机收面积分别达到440万亩、85万亩和125万亩。三是抓好农机合作社建设,新发展农机合作社18个以上、规范扶持16个以上,做好麦积区省级扶持农机合作社和甘谷县新兴镇孙家坪村、麦积区甘泉镇甘江村、武山县山丹镇堡子村3个贫困村省级扶持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工作。四是切实加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落实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及安全防范措施,确保全市农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会议要求,全市农机系统要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关于作风建设的规定,全面加强农机系统作风建设,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认真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突出项目资金和惠农政策落实监管,确保农业项目和惠农资金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