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天水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全面实施“48113”现代农业推进计划和“一十百千”现代农业建设工程,以全面深化农村土地承包制度改革和农业经营制度改革为主线,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力地促进了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1、农村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全市农村土地流转面积由2010年的20.1万亩增加到“十二五”末的95.1万亩,年均增长40%以上;其中集中连片流转50亩以上面积49万亩,占流转总面积的51.5%,呈现出流转速度不断加快、流转规模逐步扩大、流转形式灵活多样、流转行为趋于规范的良好发展态势。
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壮大。全市共注册登记合作社从2010年的340家发展到“十二五”末的2548 家,平均每年新增400多家;成员15.5万人,带动非成员农户25万户;创建各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691家,其中部级24家、省级74家、市级179家、县区级414家。创建联合社12家,联合会2家,农民合作社在特色产业领域实现全覆盖,并呈现出数量快速增长、规模日益扩大、服务能力逐步增强、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建设管理日趋规范的良好态势;全市家庭农场总数达到365家,短时间内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多的突破,成为全市农业经营主体的新生力量。
3、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稳步深入推进。2013年和2014年累计在7个县区完成56个村、1.56万户、15.1万亩农村承包耕地的权属调查、测量成图、公示审核等试点工作。2015年武山、清水、秦安3个整县推进,秦州、麦积、甘谷、张家川4个县区的22个乡镇继续开展试点。共涉及70个乡镇、1455个村、40.06万户承包农户、二轮承包面积338万亩,国土二调面积543.9万亩,试点工作基本完成。